•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12:29:00 股吧网页版
读创公司调研|北部湾港:集团尚有7个沿海货运泊位未注入上市公司,条件成熟后将通过最适合的方式注入
来源:读创


K图 000582_0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部湾港”或“公司”)6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6月21日召开了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在会议上,北部湾港透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部湾港集团尚有7个沿海货运泊位未注入上市公司。根据北部湾港集团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相关泊位将在条件成熟后通过最适合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北部湾港公告截图

  以下为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1.公司对市值管理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在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下一步有什么具体规划?

  回复:目前我公司围绕“加强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价值经营能力,科学运用市值管理工具”“加强价值实现能力,积极开展公共关系管理以及信息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市值管理工作。公司已发布《未来三年分红规划(2024-2026年)》,未来三年(2024-2026年),每年利润分配金额不少于公司合并报表当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可供分配利润的40%。未来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内强质地、外塑形象,进一步巩固公司规范化治理水平和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提高资本运作和风险防控水平,加强对北部湾港品牌形象的宣传和维护,塑造一流的上市公司品牌形象,同时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稳步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和价值创造能力,为股东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通过良好的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

  2.根据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过去三年重大的固定资产开支每年平均30亿左右,请问公司未来两至三年的资本开支会有什么样的计划安排,如何通过股权或债权方面的融资去满足?

  回复:公司将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重大战略要求,并结合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兼顾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未来两三年资本开支会保持稳定。公司将通过优化融资安排,探索资本市场各类融资工具,开拓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持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3.可否以一些具体的数字向投资人展示,过去三年公司港口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投入带来的效率提升。

  回复:北部湾港近年来持续推进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及信息生态系统完善,不断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一是建成并投产全球首个“U”型工艺布局、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集装箱码头作业全面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二是建成全国领先的防城港数字化散货堆场,实现堆场的全要素数字化管理。同时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数字化散货堆场为引领,持续推进北部湾港堆场设备自动化改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北部湾港落地。三是完善港口信息化生态建设,建成智能码头操作系统、智能闸口、智能理货、铁路智慧调度平台等智能作业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智慧化升级;搭建“北港网”一站式服务平台,港口业务办理平均节省时间超过20小时;打造“海铁联动集疏运平台”,实现海铁联动业务线上受理。2023年,北部湾港集装箱、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分别同比增长13%、14%,平均等泊时间分别同比减少47%、15%。完成海铁联运箱量45万标箱,同比增长31.5%。

  4.自RECP协议生效后,东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请问公司在近年货物吞吐量中,有多少比例的货物是往来于东南亚地区的?

  回复:北部湾港近年外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中,约40%的货物往来于东南亚地区。

  5.请问上市公司北部湾港,目前大股东北部湾港务集团港口类资产是否都已进入上市公司?如还有港口类资产未注入上市公司,请问大概何时还有定向增发融资计划?

  回复:根据北部湾港集团向公司通报的广西北部湾区域内正在建设但未注入的货运泊位建设进度及审批手续办理进展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部湾港集团尚有7个沿海货运泊位未注入上市公司。根据北部湾港集团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相关泊位将在条件成熟后通过最适合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后续如有相关定增计划,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请问平陆运河施工进度到什么阶段了?北部湾港是否是平陆运河集团参股公司,以后运河的运营主要有哪些盈利方式?平陆运河预计投资727亿,北部湾港提供了多少资金呢?24年1季度相较于23年海运产品结构有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呢?

  回复:我公司不是平陆运河集团的参股公司,但我公司控股股东北部湾港集团持有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10%股权。平陆运河项目由平陆运河集团进行投资建设,具体建设情况请关注相关公开信息。

  今年一季度相比2023年的货源结构基本稳定,其中外贸货物占总吞吐量的比例较2023年提高2个百分点。

  7.红海危机对北部湾港货运的影响有多大?

  回复:近期,受红海危机加剧影响,船只绕行、船队周转率下降,实际运力未达预期、区域内箱源不足,叠加船公司调控策略,造成第一季度整体舱位情况较为紧张,航运价格波动比较大。但是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航运公司,北部湾港的生产经营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8.请问公司2024年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回复:根据2023年的实际运营情况和结果,结合公司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情况和生产经营能力等因素,公司2024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735,000万元,同比增长5.76%,利润总额实现156,000万元,同比增长3.39%。上述财务预计数不代表公司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仅为公司经营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税收政策变化、融资成本变化以及公司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9.公司2023年首次发布了ESG报告,是因为去年成果突出吗?后续是否会持续发布呢?

  回复:公司积极践行ESG理念,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注重环境保护,关注社会责任。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连续两年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并于2023年度首次发布ESG报告。北部湾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践行“谨慎经营、居安思危、节约办企、现金为王、创新为要”五大经营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克服多重挑战,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署,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企业履行职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水平的新飞跃。我们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完善环境管理工作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绿水青山贡献自身力量。2023年,我们发布了国内首个港口绿色发展企业标准,创建公司第一批4个企业级绿色港口;建成了全国首个绿色港口管理平台,成功协助举办第二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提升绿色发展新形象,打造企业绿色竞争力。今后,我们将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持续发布相关报告。

  10.请问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4,151万元,同比增长71.6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0.38%提高至0.60%。研发投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发展规划,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北部湾港高质量发展,促进降本增效优服。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内部驱动力。2023年公司发布《北部湾港“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搭建3个自治区级科创平台,开展智慧港口建设、绿色港口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荣获自治区国资国企系统“数字化标杆企业”、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11.请问公司在港口行业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回复: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开数据,2023年1-11月,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位列全国主要沿海港口第9位,增速位列全国主要沿海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列全国主要沿海港口第8位,增速位列全国主要沿海港口排名第2位;2023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31,039.78万吨,同比增长10.8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2.20万标箱,同比增长14.26%。

  12.公司未来分红有什么规划?

  回复:公司已连续十年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2.64亿元。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277,555,76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952779元人民币现金,分红总额为4.45亿元。2023年度分红总额较上一年度增长了45%,分红金额占当年归属净利润的比例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分红规划(2024-2026年)》,未来三年(2024-2026年),每年利润分配金额不少于公司合并报表当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可供分配利润的40%。公司将聚焦主业,合规稳健发展,努力提质增效,提高盈利水平;在资本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积极有效地向市场传递经营发展成果,增强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理解与认同,让公司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市值上体现。

  13.北部湾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进展如何?

  回复: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一是推进港口运营数字化升级,筑牢智慧港口“底板”。北部湾港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开展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建设港口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全港21套作业管理系统统一接入管理,打破北部湾港内部信息孤岛,实现业务全流程透明可视、可查、可共享、可追溯,实现数智其用,物畅其流。二是搭建码头智慧运维中心,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数据中台,完成码头全域、全流程生产运营数据采集与建模,进行深度挖掘、故障诊断、痛点分析,最终实现预警预报、主动运维以及智能决策,支撑码头生产运营数字化、运维智慧化。三是推进港口业务系统集成管理,锻造智慧港口“长板”。从企业管理、业务集成、资源管控等方面推进数字化水平提升,建成设施、设备、物资、能源、安防等15项智慧管控系统并横向打通融合,提升业务洞察,支撑港口高效决策。

  14.请问上半年经营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具体经营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

  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孙世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