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14:05:56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山东
$*ST金科(SZ000656)$ 暂时远离低价股
发表于 2024-06-26 11:35:56 发布于 湖北

低价股已经陷入价格退市磁吸效应下的死亡螺旋下跌,还会一直超跌。

这句话有点拗口,讲人话就是:

现在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就会退市,大家都怕自己手上的股票被退市。价格越低的股票越要卖掉,低价股的股价会越来越低,一直这么低下去,直到退市。

本文希望投资者能够了解其中的风险与收益机会,也希望监管部门可以适当重视下这个问题,防止可能出现的危机。

磁吸效应下的低价股死亡螺旋

4月12日国九条发布,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当天,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相继更新了退市制度。股票退市的条件包括财务问题(连续亏损、收入过低)、规范问题(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审计报告出不来)、违法问题(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值过低等。

其中“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终止上市可能引发了近期低价股的磁吸效应。

虽然这条政策不是第一次出现,可配合上最近的市场情绪,威力逐渐发挥出来了。

磁吸效应(Magnet Effect)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当股价接近某个关键价格点时,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倾向于推动股价向该价格点加速移动的现象。

股价越接近退市条件,投资者越会把他砸到退市条件。

毕竟每天股价都在涨涨跌跌中晃悠,你拿着股价接近1元的股票,可能哪天市场稍微有点情绪波动股价低于1元,就退市了。。。

那咋整?先卖为敬啊!

这时候刚好没什么人买。

为啥没人买?都知道1元要退市,我怎么能接这个大雷?

当股价是2元时,可能只有少量投资者认为跌个50%就退市了。这种跌50%的情况没准哪天就碰上了呢,还是先跑了吧。他们跑的时候买入的投资者又比较少,跑的过程中价格就跌到了1.8元。

到了1.8元,认为这股票要退市的投资者更多了,他们也开始跑了。这时候卖盘更多,买盘也更少,跌的更快了。

到了1.5元,稍微跌个30%多这股票就退市了啊,要跑的投资者更多了,敢接盘的更少了。

就这么一直死亡螺旋下跌,直至跌到1元以下,华丽退市。价格越低,下面的磁力越大。

图片

理论聊完了,我们看现实数据。最近1个月不同价格A股跌幅非常明显的呈现了价格越低,跌幅越大的规律。

图片

图片如果把5月21日的股价与未来一个月的涨跌幅做成散点图,纵轴是股价,横轴是涨跌幅。同样会发现越在下方股价越低的股票,向左方跌幅更大的区域倾斜的更明显。

图片

1元退市引发的低价股磁吸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再如此下去很容易引发全部低价股死亡螺旋式下跌。

上周低价转债大跌,很大一个原因也是正股陷入了死亡螺旋,一步一步走向了退市,大磁铁在那里根本就拉不起来。

这个磁吸效应在2016年年初熔断时我们就见识过其威力。

2016年1月1日,中国A股市场正式引入熔断机制。如当日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达到5%,则股市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如涨跌幅达到7%,则提前收市。

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开盘沪深300指数就一路下跌。大量投资者担心熔断之后停止交易卖不出去,于是加速卖出股票。1月4日当日就触发熔断,下午一点半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7%,提前收市。

1月7日再次熔断,9点57分沪深300指数即跌幅达到7%,提前收市。

1月8日,证监会暂停熔断机制。

这些低价股真的该退市吗?

如果这些低价股是经营不善,或者市值极低占用公共资源,该退。可低价真的不一定代表差呀。

截止6月21日收盘,股价低于1.5元的上市公司118家,其中58家非ST公司,18家市值超过50亿,9家市值超过100亿。这是目前被磁吸效应影响最严重的一批。

图片

大家看看上面这些可能很快被磁吸效应吸退市的百亿市值上市公司,真的应该退市吗?

就算他们该退市。

等他们被吸退市了,2元区的上市公司们又要开始被磁吸了。

要知道就算是农业银行的股票,股价也长期在2.5元附近盘旋了很多年,2023年才涨起来的呀。

股价本就不能非常直接的代表上市公司价值。股价的波动大部分时间并非基于上市公司价值的波动,而是市场风险偏好、交易者情绪波动。

不能往下一跌就被吸住吸死呀。

低价股的跌跌不休这是个死亡螺旋。

如果不打破,哪天一波情绪大盘下跌,又要有一堆上市公司瑟瑟发抖了。

如果不打破,可能越来越多的本不该退市的上市公司被迫退市。


建议

在1元退市政策没有变化之前,避开低价股。

部分国企低价股,可以尝试困境反转策略。

量化机构可以考虑基于股价因子开发策略,但要小心被打屁屁。

监管机构可以考虑适度放宽1元退市要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