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9:06:10 股吧网页版
不一定要第一个吃螃蟹!晶澳科技欧阳子:未来三年TOPCon仍是主流 研发会向BC和叠层靠拢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佳佳

K图 002459_0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光伏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多家行业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500吉瓦左右。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55吉瓦增加至5457吉瓦。

  与此同时,光伏技术创新也是风起云涌,在整个行业之中,各公司对于技术的不懈追逐以及人们围绕技术所进行的热烈讨论,从未停歇。

  近期,针对光伏行业技术以及公司技术发展情况,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在SNEC光伏展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欧阳子表示,“相信TOPcon在未来三年其仍会是主流市场,之后研发精力也会逐渐向BC以及叠层电池方向靠拢。但按照目前技术的成熟度,BC相对更成熟,所以先 BC再叠层是一个合理预期。”

  不一定要第一个吃螃蟹

  晶澳科技是国内光伏头部企业之一,根据InfoLink的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组件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第四。

  公司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截至2023年底,晶澳科技的光伏组件产能达到95GW,硅片与电池产能为组件产能90%左右。2024年,公司产能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计划各环节产能均超过100GW。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也一直在双增,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15.56亿元,同比增长11.74%;实现净利润70.395亿元,同比增长27.21%。

  出海方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2023年末,公司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还在东南亚建设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生产工厂。

  然而,据记者了解,自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的价格日益下滑,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困境,市场上的供需错配、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那么,晶澳科技在市场上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对此,欧阳子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个人认为,稳健可靠始终是公司最核心的优势。今年公司推出了新品0BB组件和防积灰组件,对行业来说可能不是新品,但现在公司在推出这些产品时,是按照从研发到验证再到量产的节奏进行的。所以,公司推出的产品和晶澳科技一贯的稳健可靠的理念是一样的,公司不一定是第一个要吃螃蟹的,但一定会让客户放心满意,并且可靠性有保障。

  “这并不掩盖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大量投入和成果,只是大家看到公司的技术推出市场会比较晚一些,但实际上,公司内部的研发时间都比较早,而且一些未公开报道的效率仍处于行业一流水平。”欧阳子表示。

  提及公司在光伏展上最新推出的0BB组件和防积灰组件,晶澳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光伏电池主栅数量不断增加,创造了更高的发电性能,公司经过多年摸索,找到了主栅数量与性能、成本间的最佳平衡点。这次,公司在主栅设计方面再突破,消除了主栅,推出了0BB高效组件,在组件功率、转化效率和客户收益等方面进一步提升。0BB作为一款平台技术,未来应用到其他新兴的电池技术上。”

  另外,据IHS数据,过去5年,屋顶新增装机量年均增长超过20 GW,复合增长率达35%。

  但对分布式光伏来说,组件的轻量化、高发电、可靠性、易运维是他们的核心需求,积灰问题也一直始终困扰着业主,是行业的一大痛点,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发布了防积灰组件产品。

  未来三年TOPcon仍是市场主流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光伏领域的技术迭代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欧阳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在从铝背场电池至PERC,再到TOPcon、HJT、各类BC,再到钙钛矿叠层或者其他薄膜电池等方面均有涉足,当下与主流的其他厂商在节奏上类似,不过在具体细节方面会存在差异。”

  据介绍,晶澳科技在PERC的研发基本上已经停止了,TOPcon已实现大面积交付并量产,且仍在持续进行迭代,现已推进至第五代,当下电池量产效率可达26.5%。HJT设有一条1.2吉瓦的中试线,目前实验室效率能够达到约26.6%,而实验室中TOPcon的第三方认证效率为26.7%。

  “相信TOPcon在未来三年其仍会是主流市场”欧阳子表示。他指出,未来TOPcon依然具备升级的潜力,乐观来看做到27%是有可能性的,研发将会持续朝着这一方向发力,之后研发精力也会逐渐向BC以及叠层电池方向靠拢。BC效率应该是27%起步,并且叠层在今年也会达到30%。未来肯定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发展,从效率层面来看,能够明显看到存在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

  关于BC技术,欧阳子直言,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始涉足BC领域。与PERC和TOPcon不同,BC属于平台技术,其原理是将电池的正负极都移到背面。2012年,公司研发的是PERC BC,而目前市场上还有TBC(TOPCon BC)和HBC(异质结BC)等。

  不过,当被问及公司究竟选择BC技术路线还是钙钛矿技术路线?欧阳子表示,“研发可分为中期和长期,难度分中等和高等,效率也有较高和很高之分。他觉得,研发的节奏应该是BC再到叠层,但不排除如果叠层现在发展迅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替代BC的位置,因为始终要看效率上升曲线,能不能满足市场和产品开发的要求。”

  “按照目前技术的成熟度,BC相对更成熟,所以先BC再叠层是一个合理预期。”欧阳子补充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