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16:20:59 股吧网页版
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下一代光伏技术有望“先BC 后钙钛矿叠层”
来源:中国经营网


K图 002459_0

  在光伏行业,技术路线的选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回溯过去数年,光伏电池主流技术从BSF、PERC时代相继跨越至如今的TOPCon时代。与此同时,BC、HJT(异质结)、钙钛矿电池技术也竞相“斗艳”,持续引发市场关注。

  作为光伏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晶澳科技(002459.SZ)面对每一次技术变革始终保持着超前研发储备,稳健把握着量产的节奏。近日,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光伏技术路线方向,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接受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技术迭代新方向:或先BC,后钙钛矿叠层

  随着新老技术的市场切换,晶澳科技的研发方向也发生转变。

  欧阳子表示,现阶段晶澳科技对于PERC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基本停止,TOPCon技术产品在实现大面积交付量产的情况下,仍保持着迭代研发。

  据了解,晶澳科技的TOPCon电池已经迭代至第五代,量产效率达到26.5%,实验室第三方认证效率达到26.7%。欧阳子认为:“未来TOPCon电池的效率做到27%是可能的。未来三年,TOPCon仍是一个主流技术。”

  但欧阳子也透露:“随着TOPCon产品的大规模量产交付,晶澳科技的研发精力也在逐渐向BC及钙钛矿叠层技术方向靠拢。”

  这将是光伏企业下一代技术迭代的重点研发方向。

  “一个企业的研发目标具有中期、长期之分,对应的研发难度也有中等、高等之别,效率也有较高和更高的追求。”欧阳子说,按照目前的研发节奏和技术成熟度来看,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方向应该先是BC技术,然后是钙钛矿叠层技术。

  “当然,如果钙钛矿叠层技术发展很快,可能也会挤压BC技术一定的市场空间。”欧阳子补充说。

  相比TOPCon技术,BC技术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尤其引人关注。截至目前,BC技术主要代表企业已实现量产并以GW级出货。而晶澳科技对BC技术早在2012年便展开研究布局,如今BC电池效率的研发进展从27%起步。

  欧阳子介绍,BC电池的技术原理是将正负极置于电池背面,可提高电池效率。作为一种平台型技术,BC技术可与PERC、TOPCon、HJT等技术结合,进一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但与此同时,BC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壁垒,并非谁都能掌握。

  针对外界关注的BC技术专利风险,欧阳子称:“目前晶澳科技正在对此进行评估,但有一定解决方案。”

  钙钛矿电池技术方向主要分为单结钙钛矿电池和叠层钙钛矿电池。据介绍,由于钙钛矿叠层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想象空间,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晶澳科技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0%以上,与头部其他企业保持同一个水平。

  欧阳子表示:“晶硅与钙钛矿叠层的可能性较大,至于何种晶硅技术与钙钛矿叠层,目前仍没有定论,晶澳科技都在研究。另外,虽然单纯的钙钛矿在细分市场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仍很难与晶硅抗衡,产品效率还存在一定差距。”

  欧阳子认为,5年后,钙钛矿电池技术走向真正量产存在可能性。

  研发“铁三角”原则: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

  光伏技术从研发到量产,每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的考量,晶澳科技也不例外。

  欧阳子表示,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是晶澳科技研发坚持的“铁三角”原则。

  “晶澳科技坚持稳健可靠的经营理念,体现在产品上也一样。”欧阳子说,尽管公司的产品方案推向市场并非一定是“第一个要吃螃蟹”的,但是产品一定让客户感到可靠、有保障。

  欧阳子指出,电池效率的高低和封装技术差别都影响着组件效率的高低,其中电池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过,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性价比和可量产性。

  在今年SNEC期间,晶澳科技基于TOPCon电池技术推出了0BB(无主栅)高效组件和单玻防积灰组件两款产品。其中,0BB高效组件产品解决方案由于增大了光吸收的面积,降低了内阻损耗和IAM损失(入射角损失),使得组件功率高达645W,转换效率超过23.1%。同时,该产品方案有效减少了隐裂的产生,再次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

  单玻防积灰组件功率高达650W,组件效率超过23.3%。规避了单玻组件被水汽侵入腐蚀一系列问题,大幅增强了可靠性。此外,解决了积灰问题,令组件排水排污性更佳,进而消除了因灰尘遮挡带来的发电量下降,也规避了组件底部积灰造成的热斑问题,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

  欧阳子表示:“以0BB高效组件为例,从工艺角度来讲,其做法有4—5种,晶澳科技则都会针对成本、效率、可靠性、收益等要素进行综合权衡。产品一旦推出,便意味着晶澳科技找到了一个可以迅速量产、可靠性有保障的一个产品技术方案。”

  此外,包括晶澳科技在内的光伏头部企业在推进HJT技术量产问题上大多表现迟疑,实则其均有深层考量。

  欧阳子称:“目前,晶澳科技拥有1.2GW异质结电池中试线,实验室效率达到26.6%。近两年,HJT技术在无银或少银化降本方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综合考量成本、衰减等因素,其量产仍需要一段时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