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5 21:35:20 股吧网页版
锂电产能阶段性过剩?多个规范文件“在路上” 行业迎大洗牌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300080_0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锂电行业的产能及技术、性能等提出了要求,发布后,锂电概念股应声大涨。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个锂电池相关规范文件已发布或“在路上”。除了上述征求意见稿,《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上月已获批,而《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送审稿)也已通过专家组审查。地方层面,也有锂电池回收相关团体标准正在制定中。

  锂价腰斩,行业阵痛持续

  在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提到,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一句“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引发市场热议,但实际上这个提法并不新鲜。南都湾财社记者比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发现,这句话并非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新提出来的,而是三年前就有。

  提法不新,但引发热议,这是因为锂电产能在过去一年处于阶段性过剩状态,这句话戳到了行业的痛处。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渐显“疲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新招标项目大幅减少;企业目标完成率低;产品价格腰斩。

  其中,从新招标项目来看,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锂电产业链全行业招标量较2022年下降五成左右。

  从预定目标完成情况看,除少数企业外,2023年主机厂与电池厂年初设定的目标均未实现,产销量较好的企业能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的60%以上,多数企业完成率在40%-55%。其中,部分三线及以下企业已开始因产能过剩/客户缺乏/成本劣势等问题出现经营困难。

  从产品价格来看,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较年初已腰斩,锂盐等材料甚至降幅超过70%,导致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原本“红火小日子”(毛利率25%-40%)变“天寒地冻”(毛利率15%-20%),预计2024年因价格下降带来的“痛”仍将持续。

  “中国锂电产业已进入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阶段。”去年11月底,第十届G20—锂电峰会深圳公报也发出警告。公报披露,2023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0%,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55%。

  龙头企业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感知市场冷暖。2022年底,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公开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图片

  2023年中国锂化合物价格走势。

  多个锂电项目“踩刹车”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以来,就有多个锂电相关项目“踩刹车”。

  5月6日,易成新能发布关于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根据此前定增预案,易成新能原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二期)、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月29日,天力锂能公告,公司拟终止“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并拟将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5.3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月26日,华软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受市场行情、投资环境及行政审批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投资建设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推进计划缓慢,未达预期。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及该产品的市场情况,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年产12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和年产6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4月19日,芳源股份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其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86亿元,用于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一期)、补充流动资金。

  同样在4月19日,黑芝麻公司在回应投资者提问表示:“鉴于2023年下半年起新能源电池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与公司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假设条件产生了重大差异,据此公司密切观察外部条件变化冷静面对市场重大变局,不冒进推进,暂缓项目建设。”

  日前,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黑芝麻进一步表示:“公司的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尚未正式投建。”

  多个规范文件“在路上”

  在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应依据有关政策及标准,对锂电池产品开展编码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加强生产者责任延伸,鼓励企业应用主动溯源技术。

  关于锂电池安全,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动作频频,其中在电动两轮车领域,多个规范文件已公布或正在起草中。

  今年4月25日,《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文件不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安全要求,还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七个方面设置了电池组的产品安全准入门槛,提升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将减少使用过程中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率。

  此外,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电池相关强制性国标也正在起草中。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目前,《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送审稿)已通过专家组审查,后续将按规定程序上报。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以及试验方法。

  除了国家层面,地方行业协会也在着手制定锂电池相关团标。

  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方面获悉,为了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理中的“回收”环节,广东省《轻型电动车及电池回收拆解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目前已定稿,计划于6月中旬发布。

  据介绍,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约为3000万辆,其中约有1500万辆为老旧非标电动自行车(使用年限五年以上)。国家标准《GB/T 37281-2019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仅对铅酸蓄电池的收集、暂时贮存、运输、集中贮存以及转移等各个环节提出要求,但未对电动自行车及锂电池提出明确的回收拆解要求,行业缺乏指导性文件和要求。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黄焕杰表示,《轻型电动车及电池回收拆解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规定了报废轻型电动车及电池的术语定义、总体要求、回收贮存服务网点要求及回收拆解企业要求。标准的出台将为报废轻型电动车及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能为广东全省以旧换新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观察:锂电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在天能集团宣传部总监王恒利看来,国家出台锂电池相关规范文件,将弥补锂电池的安全短板。

  “电动自行车火灾大约90%是由电池引发的,而电池引发的火灾又基本上是由锂电池引发的。”王恒利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锂电池由于其物理特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充电环节以及静置状态下,容易出现热失控现象,一旦发生热失控,将在10秒内发生剧烈燃爆,安全风险远高于铅蓄电池。

  他表示,因为价格等因素,目前有不少劣质锂电池被装上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国标实施后,将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从行业角度,他认为,随着锂电池相关文件的出台,行业将迎来大洗牌。“对于合规的锂电池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会扶持一批企业去成长。”

  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又不仅仅是锂电池一个方面。

  除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国标,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还发布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设置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此外,还有两份文件正在修订中,一份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着重对电动自行车防篡改、阻燃等要求进行完善;另一份是《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拟禁用车载充电器。

  据了解,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目前业内比较关注的是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公斤的限制是否会放宽。王恒利解释称,“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的规定导致很多车改用锂电池,不能用更安全的铅电了,这是因为铅电比较重,同样的续航里程,它比锂电池重很多,所以适当放宽55公斤限重,既能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又能增强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很有必要。”

  “只有上述四个文件全部出台,多方合力,形成组合拳,电动自行车行业乱象才能得到更好地治理。”王恒利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