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22:22:1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万马科技(SZ300698)$
车路云协同一体化
路端演绎了
单车智能尤其重要。
端到端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发表于 2024-06-21 22:07:40
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武凯


K图 TSLA_0

  “这次来美国时间较长,也顺便测评一下最新版的(特斯拉)FSD和Waymo版本。我这里有特斯拉FSD V12.3.6版本,如果大家有12.4.1的内测版本也可以借给我。”6月2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微博表示。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近期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再度升温。多家车企被曝调整自动驾驶部门或技术路线,涉及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等,其中何小鹏更是亲自赴美对特斯拉FSD功能进行测试。在自动驾驶竞争加速的背后,或许与特斯拉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有关,部分业内人士将其视作搅动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鲶鱼”。

  具体来看,近期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变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团队层面,据界面新闻报道,上周比亚迪将规划院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内的自研团队剥离,单独成立天璇开发部,负责人为原高合汽车智能驾驶总监许凌云。天璇开发部将从感知、定位、规划、控制、底层软件、工具开发以及数据飞轮等层面,增强比亚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自研能力。

  几乎同一时间,晚点Auto报道称蔚来智驾研发部于近日完成架构调整。此前公司智能驾驶研发部分为感知、规控和集成等部分。调整后,感知和规控团队合并为大模型团队,集成团队重组为交付团队。合并后的大模型团队由原蔚来感知团队负责人彭超负责。

  时代财经分别向比亚迪、蔚来核实上述信息,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此外,小鹏汽车向时代财经表示,前阿里巴巴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袁婷婷于6月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自动驾驶中心用户体验与运营部负责人,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袁婷婷入职后向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李力耘汇报,并接替此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后者已经离职。

  在技术层面,蔚来、理想汽车等多家车企开始拥抱“端到端”大模型方案。今年5月20日,小鹏汽车发布了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也表示,要放弃业界沿用多年的“感知-决策-规控”的技术路线,这或意味着蔚来将更明确地探索用“端到端”大模型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此前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闭幕会议演讲环节,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也透露称将在今年三季度向所有用户正式推送全国无图NOA,同时也会向测试用户推送“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

  一时间,“端到端”大模型方案成为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重点。

  资料显示,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通常将感知、决策和控制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各自分工,由此简化系统开发的难度。相比之下,“端到端”大模型是一个整体,它不再试图通过人工编程来处理特定的行车场景,而是使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来覆盖更广泛的行车场景。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端到端”大模型有助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当下车企要解决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必须借助于‘端到端’的技术。”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预测研究总监陈丽然对时代财经表示:“‘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肯定会取代感知、决策、控制这一传统路线,但是具体方案行业还在探索中。”

  在政策和市场层面,行业也在加速推动自动驾驶的到来。

  今年4月2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突访北京,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推动特斯拉FSD落地中国的一次破冰之旅。巧合的是,同日中汽协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其中共有6家车企通过数据安全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是唯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车企。这一方面意味着特斯拉将不再受机场等部分敏感场所限入规定;另一方面说明特斯拉的数据处理安全性、隐私保护已经合规,为FSD后续落地准入做好了准备。虽然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在推动特斯拉FSD的落地试点,涉及10辆特斯拉车辆将在上海开展路测,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此外在6月4日,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比亚迪等9家联合体获准。这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L3级别自动驾驶来临的前奏。目前,我国普遍实施的L2级辅助驾驶仍是以驾驶员操控车辆为主,从L3级别开始则是由系统主要操控车辆。

  “我认为大模型起码会让无人驾驶的落地速度加快3年,完全自动驾驶也是大模型落地的最好商业场景之一。”在今年4月谈及特斯拉FSD或将入华时,何小鹏表示:“我是特别欢迎特斯拉FSD进入中国的,只有更多好的产品、技术进入,才可以让市场更加良性发展、加速跑。”

  在陈丽然看来,特斯拉FSD入华可能性很大。“除了特斯拉自身因素,国内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水平也支持特斯拉入华。”她说:“不过近期多家车企调整技术路线与特斯拉FSD入华或并无必然关系,更多是出于对自身技术进步的考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