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已满月。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一个月内,商业银行、上市公司积极响应,14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148份回购增持贷款公告(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已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或已取得银行贷款承诺函等,下同),贷款金额上限合计341.06亿元,涉及16家银行。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持续推动,基于较低的资金成本,回购增持贷款对上市公司改善流动性、稳定股价的积极效应将持续释放,投资者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将持续给予积极反馈,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更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股东提供贷款。
各方积极响应
落地速度快、范围广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设立以来,各地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快速响应,政策落地2日后,首批23家上市公司就披露了关于回购增持贷款公告。
这一个月以来,有112家上市公司公告获得回购专项贷款,贷款上限合计213.3亿元;36家公司公告股东获得增持专项贷款,贷款上限合计127.76亿元。其中,中国石化、海亮股份、中国外运发布了关于回购贷款和增持贷款的公告。从中不难看出,获得回购贷款的公司数量和金额,明显高于获得增持贷款的公司数量和金额。
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股票回购可以直接减少上市公司流通股,对供需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能够快速提振市场信心,这使得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申请回购贷款以稳定股价;另一方面,从操作流程看,回购贷款通常由上市公司主导,审批程序相对标准化且快速,能够满足公司短期资金需求。而增持贷款涉及股东个人或机构,其审批需考虑更多因素,导致增持贷款的申请和发放周期较长,规模也因此受限。此外,股票回购再贷款政策的核心是通过企业行为稳定资本市场,而且,回购作为更易量化和评估效果的工具,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优先支持。
从行业(申万一级)来看,上述145家公司涉及27个行业,其中电力设备、医药生物、交通运输行业公司较多,分别为17家、15家和14家;从金额来看,交通运输、轻工制造、石油石化行业贷款金额较高,分别为57.43亿元、29.66亿元、28.52亿元。
具有参与再贷款资格的21家金融机构中,大多数银行已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据记者统计,为上述148单回购增持计划提供专项贷款资金的银行合计达16家,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10家股份制银行。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这一个月来,市场参与度较高,多家银行积极响应,呈现推进落地速度快、资金规模大、地域分布广、行业覆盖面广等特点,对市场起到了较强的示范作用。”田轩表示,这不仅显示了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工具的有效性、及时性、灵活性,也体现出企业对于市场信心的增强,预计后续该工具将在更多行业领域广泛铺开,对于稳定股市、增强市场信心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民企需求旺盛
大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从企业属性来看,民企增持回购贷款需求较多。上述145家公司中,95家为民企,占比65.52%,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78.25亿元,占比52.26%;37家为国企,占比25.53%,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42.61亿元,占比41.81%;其他为公众公司、外资企业等。
另外,大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亦积极响应。上述145家公司中,市值超过百亿元的有74家,占比51.03%,其中超千亿元的有6家。从股息率来看,以最新收盘价计算,31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
其中,有4家公司获得增持回购贷款金额上限超10亿元(含10亿元)。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分别获得最高24亿元、1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公司股份回购;中远海运控股股东、东方盛虹控股股东分别获得最高13.58亿元、11.2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增持公司股份。
杨超表示,目前获得贷款的公司性质多样,说明市场响应积极,政策资金供给充足;市值超百亿元公司占比过半,进一步体现了政策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企业的支持,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总体来看,这一个月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落地效果较为显著,从贷款规模、行业覆盖和市场信心提振等多方面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回购增持贷款将持续升温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公告累计贷款金额上限总额仅占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3000亿元规模的10.67%。未来,随着政策推进和贷款机制的完善,将有更多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获得回购增持贷款。
近日,多地公布了首批(首单)回购增持贷款落地情况,相关部门亦表示,将推动更多项目落地。比如,河北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政策宣传及监管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结合自身实际依法合规用好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项目摸排和企业对接,推动更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在渝落地。
杨超认为,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对回购增持贷款的认识和接受度将不断提高,会有更多企业积极申请贷款以优化资本结构、稳定股价。另外,资本市场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也为回购增持贷款升温提供了有利条件。
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通过回购增持贷款与市值管理政策的协同发力,将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向内在价值靠拢,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杨超表示。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17日,年内A股公司新增1456单回购方案,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合计为2040.9亿元;759家公司发布1551单股东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上限超过700亿元。
“回购增持贷款通过降低资金成本,将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股东增持。”田轩表示,一方面,有助于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还可以助力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和吸引力,推动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另一方面,还将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更多资金有序进入市场,减少市场波动,助力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助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