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5 00:22:40 股吧网页版
中信证券时隔八年“换帅” “张杨”时代行至尾声|券业人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0030_0


K图 06030_0

  5月24日晚中信证券公告,总经理杨明辉到龄退休,辞去中信证券总经理职务。

  这是中信证券总经理一职时隔八年后再度换任。杨明辉离职后,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将暂代总经理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张佑君出生于1965年,明年也将到退休年龄。

  张佑君与杨明辉同于中信证券1995年成立伊始即入职中信,2016年起搭档出任中信证券掌门人。

  二人共同执掌中信证券的八年间,中信证券“一哥”地位进一步稳固,营业收入、净利润几近翻倍。

  其中,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380.02亿元增至2023年的600.68亿元,净利润则由109.81亿元提升至205.39亿元。

  不过,整体业绩提升的同时,中信证券当前正面临新的挑战。

  投资银行历来是中信证券优势业务。然而,伴随去年“827新政”以来沪深交易所IPO节奏阶段性收紧,投行业务基数较大的中信证券所受冲击也相对更为严重。

  此外,近期投行严监管力度加大之下,中信证券再度成为监管重点关注对象,投行业务压力再度提升。

  “张杨”时代行至尾声

  根据中信证券5月24日晚间公告,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到龄退休,申请辞去中信证券一应职务,包括第八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主席、总经理、执行委员、授权代表及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的其他职务。

  今年是杨明辉担任中信证券总经理一职的第八个年头,也是其入职中信证券的第29年。

  杨明辉离职后,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暂代总经理一职。二人同于1995年中信证券成立之时即加入其中,可谓实打实的中信证券元老。

  杨明辉在加入中信证券的七年后开始担任要职。

  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杨明辉出任中信控股董事、常务副总裁,中信信托董事。

  2005年7月起,杨明辉出任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诚基金”)董事长一职,直至2007年1月。

  担任信诚基金董事长的同时,杨明辉于2005年8月起扛起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职务,这一职务其担任至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杨明辉再度担任基金公司掌门人,出任华夏基金董事长,后于2023年9月卸任。

  杨明辉在中信证券最为重要的职务——中信证券总经理,始于2016年6月27日。

  在其出任总经理5个月前,与其同年加入中信证券的张佑君升任中信证券董事长。自此,二人开启长达近八年的中信证券掌舵之旅。

  二人执掌之初,中信证券的“券业一哥”地位尚未站稳。2016年,中信证券净利润以109.81亿元位居行业第二,较彼时冠军国泰君安低3.72亿元;八年后的2023年,其净利润已经高达205.39亿元,高出第二名75.03亿元,“券业一哥”地位无人撼动。

  而今,杨明辉到龄退休,张佑君也将于2025年达到60岁退休年龄。张杨二人搭档时代行至尾声。

  “券业一哥”投行承压

  打造一流投行,是“券业一哥”中信证券的一大目标。

  数月前的中信证券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杨明辉在回答关于“严监严管”要求下投行业务的发展思路时表示,相关监管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归位尽责,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有助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净化资本市场发展生态,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中信证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为综合的专业服务方案。

  随着严监严管,尤其是IPO全流程严监管的持续推进,中信证券成为严监管重中之重,承受着来自监管处罚和业绩下滑的双重重压。

  业绩方面,截至5月23日,中信证券年内股权承销规模同比下滑81.58%,由去年的1492.8亿元降至274.96亿元。

  IPO是中信证券投行业绩下滑的重要拖累,其年内IPO承销规模仅为50.66亿元,去年同期则为300.08亿元,同比缩水83.12%。

  不过,在受访人士看来,中信证券投行业绩下滑主要因素并非源于中信证券本身,而是沪深交易所IPO节奏放缓之下全体券商的共同阵痛。作为沪深交易所投行业务基数高、业务量大的中信证券,所受冲击更为严重。随着后续A股IPO节奏的提升,中信证券投行业绩将会改善。

  与中信证券类似、投行实力强劲的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年内投行业绩同样下滑严重,截至5月23日的股权承销规模同比降幅均在八成以上。

  相较于业绩的下滑,或许,当前令中信证券投行更为苦恼的是频至的监管处罚。

  3月22日,中信证券被质疑在联纲光电问询回复中怼交易所,随后被深交所启动现场督导。

  4月份,中信证券因为中核钛白事件被立案调查。

  5月以来,中信证券更是两度成为舆论焦点。5月初,因为保荐的科创板转板第一股观典防务遭审计机构“翻脸”,中信证券陷入舆论漩涡。5月10日,其又因作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持续督导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系列违规行为被广东证监局点名。

  不过,在某头部券商投行分管高管看来,中信证券投行近期被点名较多,并不意味着其项目质量的下降。作为“券业一哥”的中信证券正在成为此番严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以期更好以儆效尤之效,倒逼其他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该高管同时预计,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不少券商,年内都将陆续再收投行罚单。经历此番投行严监管风暴后,A股投行业务整体执业质量有望明显提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