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9 13:06:3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资料 收藏先
发表于 2024-07-28 21:38:06 发布于 广东

$*ST宁科(SH600165)$  上海凯赛与山东瀚霖专利权之争的回顾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详见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授权的菌种的基础上,2003年凯赛生物率先研发出生物法制备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技术,并且凭借成本优势击败了化学法生产的国外厂家,获得了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在凯赛生物上市之前,2008年山东瀚霖宣布成立,并从凯赛生物挖走了一部分核心生产技术人员,且获得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背书。


山东瀚霖快速申请了一系列生产专利,并且快速上马产能。凯赛生物报案并最终上诉到最高院知识产权法庭,成为了当年的典型案例。最终山东瀚霖申请的相关专利被判侵权,权利人变更为上海凯赛(见下图,来源凯赛生物年报)。



山东瀚霖上诉申请相关专利无效,也被最高院驳回。山东瀚霖成立了一系列皮套公司继续生产长链二元酸并对外出口,被凯赛继续起诉,最终最高院终审裁决山东瀚霖相关方停止侵权,但并未同意凯赛拆除产线的诉求。山东瀚霖最终走向了破产清算。


这场官司历时数年,我们只关注最高院披露的终审裁决即可。


第一份,根据(2020)最高法知行终564号判决书,最高院认同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凯赛生物的上诉请求,驳回了山东瀚霖关于“生物发酵法生产长碳链二元酸的精制工艺”的专利无效的诉讼请求。也就是上图52所示专利,这是山东瀚霖与上海凯赛知识产权之争的核心。山东瀚霖之所以在专利权归属败诉之后质疑这份专利的合理性,也是因为它的生产技术无法规避掉这份专利。该专利法院认定事实见下图,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三部分。判决书中主要是扣专利中的各种字眼,就不再展开具体内容。



第二份,根据(2021)最高法知民终1305号判决书,恒基公司、归源公司(都是瀚霖实体的皮套)的生产工艺使用了涉案专利,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从这份判决书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最高法判定生产工艺侵权的逻辑。


瀚霖皮套提出的理由有:” 二元酸粗品的含水量不同、活性炭的加入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不同、醋酸溶液的浓度不同、结晶工艺的保温时间不同、结晶工艺的出料温度不同、高温水中二元酸物料的保温时间不同、二元酸湿品的来源不同、干燥设备不同”。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



上海凯赛提供的证据有:


1. 皮套公司在海关被扣押货品的成分检测报告:“总酸含量为99.9%、十二碳二元酸含量为99.34%、总氮含量为30mg/kg、铁离子含量为0.4mg/kg、灰份含量为15mg/kg、水份含量为0.17%,醋酸含量190mg/kg”;


2. 公证见证下,用核心专利生产出的样品成分的检测报告:“一次结晶物料产品中醋酸含量为707.00mg/kg,十二碳二元酸精品中的醋酸含量为182.81mg/kg”;


3. 皮套公司用侵权产线进行生产未向山东省环保厅申请新的环评报告。


最终法院的意见如下:技术特征相似;关于工艺中的参数差异,皮套公司的生产记录、技术方案不完善或者有矛盾;皮套公司未完成举证责任,上海凯赛为完成举证义务已做出合理努力;皮套公司未能证明其实施的方法不同于涉案专利方法。


从判决书中可以看出:


1. 仅对生产计划中的参数进行调整(需要详实证据),或者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等效力的设备,都不能撇清关系;


2. 如果产品的相关指标和专利申请书中的技术指标相似,最终产品的成分检测报告也会成为关键证据。


宁科与山东瀚霖之间的绯闻


宁科和山东瀚霖之间的交集主要有两点:


1.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技术背景。宁科的长碳链二元酸技术购买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仅为DC12月桂二酸),而山东瀚霖创立之初除了挖走了凯赛的核心技术高管,还拉来了菌种专利拥有者和微生物研究所时任领导站台(虽然最后也没能赢,笑)。


2. 2022年6月16日,宁科前身新日恒力公告与山东归源(前文皮套之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委托管理协议》。山东归源在协议中同意将长链二元酸业务的经营和管理权交给新日恒力。后新日恒力于2023年1月21日公告终止了上述委托管理协议。终止公告中特别指出,终止原因是所在地的疫情防控政策,未能介入公司经营管理。


关于第一点,从上一部分的判决书中我们可以知道,上海凯赛和山东瀚霖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核心是工业化精制工艺,也就是被技术高管带过去的以醋酸溶剂和高温水结晶为核心的工艺流程,相关专利中科院人员先在后排挂名然后又取消了挂名。这其中的勾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显然中科院相关人士不会明显做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而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所需的菌种专利掌握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发明人手中,这方面并不存在侵权一说。对生产专利的更详细调查将在第三部分展开。


关于第二点,存疑但是没有证据。根据公开消息我们无法得知上市公司真正的诉求。是为了学习生产工艺,是为了代加工,还是单纯的为购买资产做准备。所以关键的疑问点就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规模化生产聚合级月桂二酸,相关技术专利是否涉及侵权。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就需要查询相关公司公开的生产专利信息。


生产专利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万恶之源,调换了拥有者的“生物发酵法生产长碳链二元酸的精制工艺”专利,编号201010160266.4。下图是专利申请书中所载工艺流程和产品参数。




宁科生物子公司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有两份相关的公开专利,分别是:202310141998.6 一种长碳链二元酸发酵液水相结晶提纯工艺和202310141785.3 一种长碳链二元酸发酵液水相过滤提纯工艺。工艺流程和产品参数分别如下图。






从发明专利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提纯长链二元酸的关键步骤是过滤和结晶。上海凯赛的工艺秘密是一次过滤(活性炭),两次结晶(醋酸溶液结晶、高温水结晶),工艺流程较短(很巧妙,两种溶剂交互,高温到低温调整过饱和度结晶析出),但是需要消耗大量醋酸(3:1,回收量未知)。


宁科新材料的两个专利流程步骤较长。过滤流程都使用了陶瓷膜+超滤设备+树脂活性炭串联吸附。结晶流程上,第一项专利是一次酸化+二次结晶,第二项专利是二次酸化+一次结晶。酸化过程使用硫酸。


两个公司的专利基本不具备相似的技术特征。在产品性能指标上,纯度都达到了99%以上,杂质中灰分含量相近,铁离子和氨宁科路线含量略高。从前面部分我们得知,凯赛路线含有醋酸杂质,而宁科路线没有使用醋酸,应当不含。从以上两点出发,按最高法的判决逻辑是不会判定专利侵权的。


从专利申请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实验批次每次的产量在50-60吨之间,应当可以说明单批次百吨级产量上工艺是稳定运行的。


查询公开论文(长链二元酸重组分中混合二元酸提取技术进展,化工进展, 2020),得到如下论述:



宁科路线的整体上符合论文论述,改进的工艺流程(改晶)应当是针对外观色泽和结晶粒度,整体纯度与凯赛专利公开数据相当。


其他信息(见仁见智)


两份精制方法专利的申请时间是2023年2月21日。此外还有若干份发酵调控与回收专利(2022年6月申请)和尼龙合成(2023年2月、4月申请)。


专利的发明人经查后排有宁科新材料高管与上市公司技术高管,前排没有公开信息,可能是公司技术员工。


上市公司年报和公开媒体采访中,生产线产出大量副产品硫酸钠。


成本方面,凯赛路线会消耗大量高浓度醋酸(3:1,不考虑回收),对生产器材的损耗也会比较高。宁科的水基路线则会消耗比较多的硫酸和烧碱,此外过滤设备的损耗未知,活性炭消耗小一些。此外烷烃还是成本大头之一。整体成本优劣缺少数据,但水基的生产流程更繁琐。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本文不提供投资建议。(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