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7 10:47:50 股吧网页版
产品对外授权总价超60亿美元:GLP-1药物狂飙突进 “医药一哥”乘风破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季媛媛


K图 600276_0

  自从马斯克“种草”让GLP-1(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减肥药物成功出圈并火遍全球。一年多来,GLP-1药物持续升温,已成全球糖尿病和减重药物市场的超级新风口,吸引着中外药企争相布局。

  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共有近300个GLP-1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前至批准上市阶段。由于GLP-1受体激动剂相对胰岛素的各方面优势,现已成为最理想的降糖药,也一跃成为糖尿病市场最大的搅局者。

  本土创新药企也在加速布局。5月16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Hercules CM Newco,Inc.(以下简称“美国Hercules公司”)。根据协议条款,美国Hercules公司将向恒瑞医药支付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总计1.1亿美元,临床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57.25亿美元及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低个位数至低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恒瑞医药将取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

  “从市场格局和规模来看,目前GLP-1的市场规模约20亿元,未来预期约能增长至50-100亿元。特别是在肥胖症方面,该市场是刚刚打开,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至于二型糖尿病这一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市场规模也会不断增加。”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在临床开发阶段,就开始同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国药企进行合作,能够加速该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大程度加速产品的上市,其次能够扩展该产品未来联合不同的产品用药的趋势,扩大市场前景。

  当下,对于本土GLP-1布局企业而言,早期进行跨国合作反而更有利,如果完全靠自身能力开发会使得收益较小,“中西合璧”的模式已然成为趋势。

  三款产品有何优势?

  美国Hercules公司是一家于2024年5月在美国特拉华州设立的公司,著名投资机构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联合Atlas Ventures、RTW资本、Lyra资本联合出资4亿美元,公司经营范围与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开发。投资方将负责美国Hercules公司的筹建及运营。

  而根据恒瑞医药发布的公告,此次授权给该公司的产品主要有三款GLP-1产品,分别为HRS-7535、HRS9531、HRS-4729。其中,HRS-7535片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既可以通过激活人的GLP-1R,促进胰腺的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并抑制胃排空,还可以通过影响中枢增强饱腹感和抑制食欲,直接减少能量的摄入等机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和减重。全球范围内尚无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上市。

  HRS9531注射液为公司自主研制的靶向抑胃肽受体(GIPR)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双激动剂,可协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能量摄入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通过激动GIPR有效加快脂质代谢和降低GLP-1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和减重。同靶点药物中礼来的Tirzeptide已于2022年5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Mounjaro),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此外,Tirzeptide用于肥胖患者的两项Ⅲ期临床研究已取得成功,并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HRS9531片是以HRS9531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口服GIPR和GLP-1R双激动剂,可以提高HRS9531在体内胃肠道的吸收,用于治疗T2DM和减重。全球范围内尚无口服同类产品上市。

  HRS-4729注射液为公司自主研制的下一代肠促胰岛素产品,可通过激活多靶点,保护胰岛的同时提高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预计可实现更好的减重效果和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等作用,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1,379万元。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谈及未来的市场前景,恒瑞医药董事、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博士表示,与贝恩资本、Atlas Ventures、RTW资本、Lyra资本等顶尖投资基金合作对于恒瑞医药是一种新模式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恒瑞医药丰富创新管线的国际化道路。

  凭借其显著的降糖效果,GLP-1 RA的市场规模以及在糖尿病药物市场中的比例正在快速上升,目前GLP-1RA已纳入超重或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案,未来其认可度和应用普及度将不断提高。

  这也意味着,上述三款产品或将具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GLP-1市场规模约为57.9亿元,目前已有多个国产GLP-1药物处于关键三期临床准备上市,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277.5亿元。从糖尿病药物市场历史占比来看,GLP-1正在快速抢占胰岛素及类似物的市场,且预计未来将保持这一趋势。

  另外,尽管2022年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GLP-1在中国市场尚未引入,预计2030年,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达到73.7%,中国将成为全球减重药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引起全球药企对中国市场的更多关注和投资。

  “在GLP-1的研发布局层面,时间壁垒、药物的差异化设计以及卓越的药物疗效是成功的关键。例如,目前国内多个厂商正在进行GLP-1药物的研发,同样的产品如果临床进度更快,商业化得更早,将在院端市场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上述分析师说,从过去的销售数据也能看出,长效的GLP-1制剂市场份额在不断攀升。因此,从产品设计考虑,提高患者用药便捷性,包括进行长效药物的设计及口服剂型的设计也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在激烈竞争的GLP-1市场,优于或不劣于目前已上市药物的疗效才是管线药物自身价值的体现。

  跨国合作加速度

  在恒瑞之前,另一家本土创新药企也瞄准了与跨国企业合作进行GLP-1产品研发布局。在2023年11月,阿斯利康和诚益生物达成心血管代谢疾病和肥胖症新型药物的授权许可,获得诚益生物下一代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ECC5004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的全球权益。

  当时,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敬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GLP-1赛道上的竞争格局上来看,在短期将会出现两大类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涌现,一类就是多靶点,即二靶点或者三靶点多肽类的注射类药物,以礼来的替尔泊肽为代表;另一类是口服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由于便利性、更低的成本或者是更好的患者依从性未来潜力更为可观。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以上述两款为主,而在众多企业加速布局的情况下,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内卷’。在小分子GLP-1这一领域可以看到,走在靠前的有两大类产品,一是辉瑞类的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另一类是礼来的orforglipron。不过因为肝脏毒性,辉瑞停掉了产品lotiglipron的开发。这也意味着,此类产品的开发有很大的挑战,研发难度较大并非想象中简单。”周敬业说,在这一品类上如果有先发优势,又有体量优势,竞争优势就会有所体现。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提前布局赛道,研发思路也必须做到显著优于其他在研竞争对手,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就是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以较快速度推进其研发及商业化进展,而目前,将GLP-1产品推出海外市场也是一众布局者的主流方向。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刘立鹤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GLP-1“出海”的规划上,需要对目标市场监管的要求及商业化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选择适合公司产品出海的商业战略。在前期研发时期,需要明确相应监管临床试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临床试验规划,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可能相关经验较少,需要和具有跨国经验的CRO团队进行合作研发。同时,在商业化规划中,本土公司也需要寻找具有海外销售经验及渠道的公司进行商业化的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诺和诺德、礼来等国际药企是中国药企出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强大竞争对手。这些公司凭借着丰富的研发经验、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刘立鹤认为,尽管面临着多重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药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机会。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的GLP-1独家许可协议,将其核心产品ECC5004在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出售给了阿斯利康。这一交易就体现了国际巨头对国产GLP-1药物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可,为国产GLP-1药物进军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预计未来,国产GLP-1药物出海国际市场的环境将更加成熟,存在较大的市场机遇。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很多海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引进管线,GLP-1减重代谢相关药物是一大热门品种。而从各大交易信息中不难发现,海外大药企对诸多慢病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中国如果有类似的资产话,他们也有较强的意愿进行沟通交流,以补足他们的现有管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