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9 07:52:51 股吧网页版
【深度】高存低贷,财务公司成上市公司隐秘的“资金黑洞”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600277_0


K图 000413_0

  存放在财务公司的巨额存款开始计提减值准备,股价持续下跌,ST亿利(600277.SH)已触发退市风险。

  4月底,ST亿利发出一份被年审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年报,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近40亿元存款显露“暴雷”迹象。五一假期后开盘第一天,ST亿利股价直接一字跌停。5月28日,该股继续跌停,报0.88元/股,市值31.3亿元。从5月6日至5月28日的17个交易日,ST亿利收16个跌停板,跌幅57%。

  5月24日,ST亿利发布“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风险提示公告

  作为难兄难弟,“东旭系”两兄弟上市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5月上旬,“东旭系”东旭光电(000413.SZ)、东旭蓝天(000040.SZ)爆出合计逾百亿资金被封锁在集团财务公司。5月13日,因年报难产,两家公司均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年报,力保不被退市,当前公司经营正常,人员工资均能正常发放。东旭光电称:目前锁在关联财务公司中的大额资金支取困难,用于日常工资发放和税款等小额资金可从中支取。

  ST亿利和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共同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大量货币资金存放在关联财务公司,如今却支取困难。

  当下部分财务公司正成为资金占用的隐秘通道。相关违规案例中,上市公司资金通过关联财务公司转出体外流转,关联交易都被隐匿或不被披露,直至流动性暴雷才浮出水面。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5日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347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与关联财务公司存在存贷款业务,其中约9成为国企,余下的33家均为民营上市公司。5月以来相继暴雷的ST亿利和“东旭系”两兄弟均为民营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和关联财务公司之间究竟藏着一个怎样的世界?

  高存低贷,上市公司“输血”财务公司

  •   界面新闻了解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集团财务公司与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之间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前者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结算、授信融资、资金管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金融服务。

  厦门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对界面新闻表示:从财务角度看,集团公司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集团通常会采取集权制的管理模式,对资金进行统一归集和调配,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位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财务公司相当于集团内部的银行,集团下控股公司会把资金存入集团财务公司,由财务公司对资金做统筹处理。财务公司也可以借款给上市公司,借款利率一般比银行还低。

  此前据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23年8成上市公司对所在的集团财务公司是资金净输出者,只有约两成是资金净输入者。根据界面新闻统计,33家民营上市公司,多数拿出超2成的货币资金存至关联财务公司,但从财务公司贷款者却屈指可数。关联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均隶属于同一控股股东。

  统计与制图:尹靖霏,陈慧东,数据来源:2023年33家上市公司年报

  截至2023年末,33家民营上市公司中,其存放在关联财务公司的资金占当期上市公司总货币资金超90%的有承德露露(000848.SZ)、顺发恒业(000631.SZ)、万向德农(600371.SH)、ST亿利(600277.SH);存放资金占比超50%的有华泰股份(600308.SH)、新希望(000876.SZ)、万向钱潮(000559.SZ)、正泰电器(601877.SH)、东方集团(600811.SH)、七匹狼(002029.SZ)、伊泰B股(900948.SH)、津药药业(600488.SH)。

  •   承德露露、顺发恒业、万向钱潮、万向德农均属于“万向系”,其实控人为鲁伟鼎。截至2023年末,承德露露、顺发恒业、万向德农把自家近100%的货币资金都存入了万向财务有限公司,分别存入了31亿元和49亿元和4.7亿元,但2023年末贷款余额却为0元。万向钱潮将自家近6成的资金,即近31亿元存入万象财务公司,而贷款余额仅约5亿元。

  •   已经暴雷的ST亿利,2023年末将自家约90%的货币资金,即39亿元存入了亿利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期末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金额为0元。

  •   津药药业2023年末将自家约8成的资金,即5.9亿元存入了天津医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但同期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数为0元。

  相较于前述几家上市公司,华泰股份、正泰电器和东方集团还能从财务公司获得一定的贷款,但依旧是关联财务公司的资金净输入者。

  •   华泰股份将自家近6成的资金,即12亿元存入了华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3年末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余额为4亿元。

  •   正泰电器将自家超5成的资金,即64.65亿元存入了正泰财务公司,2023年末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余额为12.7亿元。

  •   东方集团2023年将自家超7成的资金,即23.33亿元存入了东方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但2023年末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额为13亿元。

  •   伊泰B股2023年将自家近9成的资金,即约113亿元存入了内蒙古伊泰财务有限公司,同期末贷款余额为50亿元。

  根据界面新闻的统计,33家民营上市公司根据存款期限不同,关联财务公司给予的存款利率在0.25%至4.1%之间,多数低于3%,从关联财务公司的贷款利率多在3%至5%之间。海亮股份证券部对界面新闻表示:“相较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财务公司的存款利率更高,贷款利率更低。”

  上市公司将资金存入关联财务公司的同时,却舍近求远,从银行等外部获得融资的规模巨大。他们为何不选择低成本、强关系的关联财务公司贷款呢?

  对于此,通用股份董秘办称:“我们每年都会和关联财务公司签订协议,规定存贷款的额度。公司主营业务为轮胎制造与销售,单个项目资金需求大,但从关联财务公司贷款是有额度限制的,不能覆盖到单个项目的资金需求,在项目筹备前期我们会与银行沟通贷款的事情。同时部分项目从银行贷款可获得国家补贴,有时还有税收优惠。所以我们会优先考虑外部融资贷款。”

  或许原因不仅仅于此。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办对界面新闻表示,集团财务公司是监管机构批复的正规金融公司,上市公司将资金存入其中是合法合规的,我们存入财务公司都需签订金融协议,但金融协议并不是强制性的,即上市公司不是必须将资金存至关联财务公司。

  在资金归集背后,财务公司的弊端逐渐显示。一是有些财务公司正成为资金占用的隐蔽通道;二是,其涉案金额较大。据证券时报报道,自2023年以来,就有超过20家财务公司收到金融监管总局或派出机构开出的行政处罚罚单,处罚事由包括存贷款业务违规、信贷资金被挪用、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高管长期缺位等

  新希望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存放在财务公司的资金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等问题,“证监会都有防范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要求,包括对于关联交易方面,以及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利率要高于行业水平。”

  通用股份董秘办称:我们存入关联财务公司的资金一般可随时支取,财务公司首先要保证我们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我们控股股东是红豆集团,不会存在资金违规占用问题。

  东旭光电董秘办称,控股股东和我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前者是不能干预公司内部经营和管理的。

  目前因集团财务公司出现资金暴雷,甚至戴帽退市的民营上市公司屡见不鲜,这恐还只是冰山一角。

  利用财务公司多元化跑马圈地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前述33家民营上市公司背后均矗立着一家家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公司均有业务多元化属性,有的甚至带有官商结合的影子。

  “集团公司会通过设立很多相互控股的公司,构建如同蜘蛛网一般的关系网控制财务公司和上市公司。”一位光伏领域上市公司高层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拥有财务公司的多是多元发展的集团公司。现实中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政府业务的项目款难以及时到账,集团就设立财务公司,先把最富的上市公司的钱拿过来,相当于父母要求孩子上交压岁钱,又把这些钱分给其他的兄弟姐妹。”

  这些集团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意味着对资金需求量巨大,伴随着这些公司的行业周期下行或扩张不及预期,又加剧了其资金需求,上市公司就成了集团的“融资工具”。

  以ST亿利的控股股东亿利集团为例,其业务涉足光氢治沙、煤化工、医药康养等领域。但公司经营不善的同时,不断激进地进行产能扩张,尤其是煤化工板块,投入巨大但盈利能力差。

  “财务公司底下一般会有一个做重资产业务的公司。这涉及到钱从财务公司如何出去的问题,如果直接把财务公司的钱转给关联企业,就涉及到关联交易会被监管。但集团下面公司如果有大宗业务,就很简单,直接将款项以经营之名用作大宗业务。”上述公司人士称。

  安徽一位拟上市公司董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民营上市公司的资金也不好监管,本来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资金归证监会管,证监会管得很好。但一旦募投项目提前完结、变换用途,那部分钱就可以直接补流,就不归证监会管了而且这些资金流向集团下面的非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是不用信披的,投资者也根本无从知道这些钱的流向。集团把上市公司资金通过财务公司通道转移到体外,又进一步加剧了其资金占用态势。”

  近期“东旭系”的暴雷就与掌门人李兆廷的疯狂扩张不无关系

  •   作为资本市场的老手,李兆廷将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玻璃制造设备生产商,发展成为坐拥三家上市公司、横跨多个行业、资产超过2000亿元的集团,只用了不到十年。主营业务从此前的光电显示材料开始逐步涉及到石墨烯、建筑安装、装备及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产品。与此同时,东旭集团还将触角伸至金融领域,相继收购了衡水银行、西藏金融租赁、金鹰基金等三块金融牌照。

  “万向系”多元化扩张也尤为典型。

  •   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和顺发恒业4家上市公司均隶属于万向系。该集团由浙商教父、传奇浙商鲁冠球创立,2017年由其儿子鲁伟鼎接班。万向控股涉及了多个投资领域,参控股的金融机构多达20家,拥有信托、银行、保险、基金、支付、期货等牌照,还参股了华谊兄弟、广汽集团等上市公司。2002年7月万向系成立了万向财务公司,这4家上市公司成为万向财务公司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另如“海信系”,海信家电(000921.SZ)、乾照光电(300102.SZ)、海信视像(600060.SH)均隶属于海信系。

  •   天眼查显示,这3家上市公司的幕后第一大股东均为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信集团控股)。海信集团控股直接控股参股的企业就达数十家,除家电这一主营业务外,还涉足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旗下还有金融、房地产、医疗等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持有海信财务公司73%的股份。2023年末海信家电在海信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153.38亿元,贷款余额仅为1.1亿元。

  “东方系”也有强劲的资金归集动力

  •   东方集团参控股四家上市公司:东方集团、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锦州港(600190.SH、900952.SH),主要投资和经营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资源物产、港口交通、新型城镇化开发七大产业。

  “正泰系”也是其中的一员

  •   天眼查显示,正泰集团直接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近50家,除去能源公司外,还参股了银行、小额贷公司、房地产和高铁开发等公司。正泰电器将自家超5成的资金,即64.65亿元存入了正泰财务公司,2023年末从该财务公司的贷款余额为12.7亿元。

  上市公司沦为融资平台

  作为集团下设的“影子银行”,有些财务公司沦为集团对上市公司进行违规资金占用的隐秘通道。除了自身业务沉淀下真金白银外,上市公司可借助上市平台优势,通过增发、发债、银行贷款等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而这些资金往往归集到关联财务公司。同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也不闲着,利用股权质押等方式筹措资金。

  以“万向系”为例,近几年来,万向财务成为了“万向系”的资金流动中心。四家上市公司在万向财务存款长期维持在百亿元以上。

  “支援”万向财务的承德露露,其资金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沉淀下的真金白银。2020年至2023年其经营性净现金流在6.16亿元至6.88亿元之间。

  顺发恒业“支援”万向财务的资金则包括来自定增。在万向系于2008年入主后,顺发恒业2016年定向募资约16亿元。

  除主营业务沉淀下真金白银外,万向钱潮还通过外债向万向财务“输血”。数据显示,2023年末万向钱潮短期借款达35.54亿元,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9.97,长期负债达1.66亿元,仅从银行就借贷了47.17亿元。

  根据万向钱潮发布的《关于万向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截至2023年年末,万向财务公司吸收存款余额为207.65亿元,发放贷款余额为175.86亿元。2023年末,旗下4家上市公司存入万向财务的资金合计达115.66亿元,以此计算,截至2023年年末,万向财务公司超过一半的存款来源于上述四家“万向系”上市公司。

  2024年4月16日,承德露露与万向财务再度签订《金融服务协议》,约定2024年至2025年5月31日承德露露在万向财务账户的日存款余额最高不超过32亿元。

  东旭系上市公司把通过定增“支援”财务公司的方式玩得轻车熟路。当前,东旭光电、东旭蓝天的逾百亿元资金“锁”在“东旭系”财务公司。在2015年东旭系入主后,东旭蓝天在2016年和2018年通过2次定增合计募资115亿元。自2013年借壳上市后,东旭光电通过五花八门项目从市场拿钱——累计增发5次,发行30.68亿股,募集资金273亿元。除此之外,借款也成为2家上市公司的常规操作。

  除了上市平台融资、借债外,控股股东质押股权融资也是常用工具。

  以ST亿利为利,截至2023年末,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将持有的100%股份全部质押出去了。质押方多来自于内蒙古,比如质押给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400万股,质押给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营业部1.7亿股。

  数据来源:choice,手工制图 自身虚开商票,同业拆借

  相较于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归集资金,借助自身获得的金融牌照财务公司获得更大的融资自由度。商业承兑汇票和将同业拆借作为长期融资工具,尤其是前者让集团财务公司的融资行为更加如虎添翼。

  其一,财务公司又是如何玩转商票的?

  国有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是一定可以到期兑付的,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开出的,一般都是大型企业才能开,比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风险更高一些。

  位于河南郑州的一家五大行营业部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此前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需要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保证金的多寡决定了企业能开出多少商票。但集团财务公司凭借金融牌照可发行商票,无需保证金的资金数额限制。比如,2016年,在宝塔石化财务公司成立之后,宝塔石化可以不用交纳保证金就可以签发财票(统计中财票计入银票),票据融资逐渐成为宝塔石化融资的主要方式,即通过签发不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票来获得“融资”。

  现实场景中,商票在供应链中常常被用作支付手段。一家全国前十大城商行的工作人员称:“商票在集团内部或在公司供应链体系中才作为支付方式推广。承兑商票的财务公司及背后的集团比较强势,如果不用商票,他们就不和你玩。”

  商票背后可操作的空间尤为广。

  “商票是企业开出的白条,没有兜底,是纯信用的性质。集团公司往往会借财务公司成立很多商票公司,企业性质一般是商贸物流公司为主,可以开大额有背书的转账凭证。”上述光伏领域上市公司高层称,比如做煤炭行业,企业可以开商票做国际贸易,另外,商票存在非法吸储的性质,而且“想开多少开多少”。在2017、2018年一些企业开出的商票最高利率可以达到23%,现实是企业在商票到期后根本就无法兑付,“搁在现在就是本金就没了”。

  上述合肥拟上市公司董秘称,“票据法要求所有票据都要有真实业务在后面做支撑,原因就在于集团公司通过发商票的玩法太多了——走报销、撑收入、抵税等等。”

  其二,除去商票,同业拆借也是具有相应牌照的财务公司融资惯用的玩法。

  界面新闻了解到,同业拆借是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行为。通过相关审批,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乡信用联社、金融租赁公司均可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金融律师高慧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同业拆借在财务公司很常见,比如公司有一笔3亿元的借款今天到期,但是没钱还,就可以从别处借款先把这笔款项还了,到期后再去别处借。将短期的同业拆借作为长期融资的工具,就相当于利用规则漏洞去玩资金。”

  一家上市的城商行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同业拆借一般期限是数天到三四个月不等,拆借利率相对较高,银行间的同业拆借规模很大,上百亿元都很常见。一般而言,与银行间的同业拆借相比,与集团财务公司之间的同业拆借风险更大,大家一般不在明面上进行,业务较为隐秘,拆借的资金规模相对有限,一般为1亿元至数亿元之间。

  2024年4月29日,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发文重申,严禁财务公司将同业拆借业务变相作为长期融入资金的工具;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