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19:05:40 股吧网页版
股价、批价双下滑 飞天茅台的价格将走向何方?
来源:中国经营网


K图 600519_0

  截至6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最低触及1482元左右,当日报收1501元,总市值1.886万亿元。而在6月初,茅台的股价还保持在1600元左右。据统计,仅6月1日至13日,贵州茅台的总市值已经累计蒸发超千亿元。

  伴随着股价波动的是茅台批价下跌。据第三方价格监测平台数据,6月18日,原箱飞天茅台酒市场批价为2580元/瓶,散瓶飞天茅台酒市场批价为2275元/瓶。

  综合目前消息来看,飞天茅台价格下跌更像是延续性的现象,早在今年4月,单瓶飞天茅台价格就已经跌至了2500元。但在6月份,这一话题热度突然高涨,甚至出现了飞天茅台“黄牛跑路”的现象,电商平台发货周期的机制被认为是直接原因。据悉,目前很多黄牛已经停止接收飞天茅台。

  而在业内看来,飞天茅台价格下跌的原因包括淡季需求疲软、供需平衡被打破等,恰逢包括茅台在内的白酒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持续扩产。而对于飞天茅台的价格未来的走向,仍有待观察。

  市场需求转弱飞天价格持续下降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最近半个月的时间,飞天茅台价格走向整体下行。6月4日,散瓶飞天茅台批价跌破2500元大关,至2485元;11日,散瓶飞天茅台批价跌至2445元;12日,原箱飞天茅台批价跌破2700元,至2695元。

  在电商平台上同样如此,6月18日,拼多多平台上的53度飞天茅台,百亿补贴之后,价格来到了2210元/瓶。两瓶装售价为4370元,折合2185元/瓶。

  对于茅台价格波动的原因,首先绕不开的是消费淡季的来临。有白酒经销商告诉记者,本身夏季就是白酒行业的淡季,喝白酒的人比较少,价格多多少少都会处于下行的状态。

  “但在往年,飞天茅台价格在2500元左右波动算是正常的,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跌幅。”有经销商告诉记者。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认为,酒类消费的季节性特点不容忽视,茅台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其受季节性影响更为显著。再加上茅台自身也处于战略调整期,这种内部调整往往伴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浓厚,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影响了市场的信心,也加剧了茅台价格下跌的趋势。

  另一种观点是供需平衡被打破。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贵州茅台近期股价与批价的波动,缘于此前白酒产能建设过快过多,当下遭遇需求转弱,形成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的局面。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当中,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酒赛道曾迎来扩产潮。而茅台目前也正在进行产能建设。2022年,贵州茅台曾发布了技改议案,提出投资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根据公开数据,1吨茅台酒可生产2124瓶53度500mL飞天茅台,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平均每年可增加超过4200万瓶的飞天茅台酒供应。

  根据2023年财报,2023年茅台酒的设计产能约为4.28万吨,实际产能约为5.72万吨,也就是说,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茅台酒的实际产能将超过7万吨。

  不过,显然“茅台们”需要面对消费疲软的问题,国投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由于高端需求疲软、茅台发货结构和节奏等原因,茅台批发价持续震荡下跌,市场担心存在金融属性反噬现象,即跌价预期不仅弱化投资需求,还会促使部分收藏产品被释放在市场。

  江瀚也认为,飞天茅台价格问题的根源,在于供需失衡与市场预期的严重分歧。从需求层面来看,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茅台的消费群体产生了直接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也面临了多重挑战,茅台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导致了高净值人群才是茅台的消费客群,然而最近几年,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积累出现了一定的困难,这部分人的财富状况和消费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减少了茅台及其他高端白酒的潜在购买力。

  北京辉发部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贵认为,白酒给人们带来的价值更多的是情绪以及社交需求。“一醉解千愁”是白酒的核心,“酒逢知己千杯少”也是白酒的核心。作为非生活必需品,中高端白酒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社交环境当中,尤其是集中在利益交换下的价值社交、商务酒局当中。很明显,当前的价值社交、商务酒局数量大幅减少同时伴随着消费能力的不断下探。

  当然,整个白酒行业都面临着社会购买力不足的问题。2023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白酒产业将呈现理性增长趋势。而这或许是源于过去一段时间种种问题的积累。

  杨金贵认为,白酒行业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这种超乎自然规律的快速增长背后掩盖了一些问题,比如供大于求,渠道建设不足,消费者培育跟不上,依赖涨价和大量条码开发拉动数据,过分强调模式、概念、故事而刻意忽视白酒的本质。甚至白酒的高增长并没有依赖于高复购、高消耗,而是通过价格人为拉动造成的高库存、快流通、低开瓶。

  “种种问题都淹没在了全民卖酒、全民黄牛的虚假繁荣下。”杨金贵表示。

  崩盘的“黄牛利益链”成导火索

  实际上,除了消费需求减弱和整体行业的共性问题,当前茅台价格下跌,还有一个直接因素,即黄牛“崩盘”带来的市场预期下滑。华金证券研报也提到,茅台批价短期波动主要由于近期“6·18”电商购物节以及阶段性供需扰动影响。

  实际上,除了在终端商手中购买飞天茅台,还有很多可以买到1499元平价飞天茅台的平台,如天猫、京东、苏宁、沃尔玛、家乐福等,不过,线上平台需要拼手速,线下商超需要拼资格,想要原价购得飞天茅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飞天茅台的市场零售价近两年一直在2700元以上,这也意味着,一旦通过上述渠道抢到平价茅台,一经转手就能获利千元以上了,这也吸引着不少人抢购平价茅台,被称为“撸茅党”。

  因此,有黄牛就盯住了这一市场,招募“撸茅党”,并从他们手中拿货,再将飞天茅台倒手卖给下游酒商。

  有酒水经销商告诉记者,一瓶飞天茅台,黄牛的利润在几十元到100多元、200元不等,但总体流通量非常大,因此想要成为大黄牛,也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而平价茅台总是有限,于是,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成为了黄牛们的新目标。

  由此,“撸茅党”、黄牛、酒商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不过,这条利益链在今年“6·18”大促期间出现了裂痕。

  有白酒经销商告诉记者,在以往,都是小黄牛在平台百亿补贴频道抢飞天茅台,转手卖给大黄牛,大黄牛也被称为档口,档口有两个特点,一是货源充足,二是没有发票。电商平台的店铺在收到小黄牛的订单后,再找档口抢货,48小时之内发出,这样货品快速流转,相当于薅百亿补贴的“羊毛”。

  “但在今年5月20日—30日,天猫平台大量出货,但同时开启了20天发货的机制,因此,店铺并不着急找档口拿货,档口手里就有积压,压着账期、占用资金,同时还有承受着飞天茅台价格下行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甚至亏损。所以档口就出现了跑路的情况,引发了利益链的崩盘。”上述经销商表示,几种巧合情况叠加,再加上部分黄牛存在刷单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茅台近期的市场行情。

  实际上,黄牛的囤货规模并不低,根据蓝鲸新闻的报道,和拥有茅台经销权的经销商相比,黄牛的拿货价格通常较高,囤货价值可能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元。

  同时,有黄牛在社交平台表示,要掀起“茅黄起义”,去找店铺开发票。上述经销商告诉记者,有不少黄牛打出了砸百亿补贴“盘子”的旗号,通过开发票、退款之类的手段威胁商家,损害商家的利益。“以往开票率维持在10%左右,而事件期间开票率达到了70%—80%。”上述经销商表示。

  未来茅台价格将走向何方?

  聚焦到茅台自身,有声音认为,茅台近年接连推出的新品,也对飞天茅台带来了冲击。

  2023年茅台推出了巽风酒,这是一款专为“巽风数字世界”而生的“数实融合”产品,为375mL,且仅在茅台的数字平台上销售;今年4月初,又推出了贵州茅台酒·春系列文化产品,共有6款,产品规格为53%vol、500mL和53%vol、100mL两种。在外界看来,这都对飞天茅台造成了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稳定价格,茅台集团先是暂停了“企业申购1499元飞天茅台”的政策,接着又宣布将暂停巽风375mL茅台酒的合成行权。在券商机构看来,这一系列的举措背后都指向一个目标,即维护飞天茅台的价值。

  而对于飞天茅台的价格,记者发现,有多位专家都提到了“2000元”这个标准。如,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认为,如果茅台价格持续下跌,跌到2000元以下,就会吃掉千元价格带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会挤压渠道利润和经销商利润。

  权图酱酒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则认为,2500元是茅台的繁荣线,2000元是警戒线,1500元是生死线,所以对茅台来说2000元是一个必须守住的大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飞天茅台相对合理的价格应保持在2000元一瓶左右,价格如果过高,不利于茅台酒回归其商品属性。

  实际上,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飞天茅台的品牌力是无法撼动的,而飞天茅台的价格走向,也或将影响到其他品牌的高端天花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