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22:58:09 股吧网页版
【西街观察】茅台走下“神坛”未必是坏事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K图 600519_0

  最近的茅台一反常态。

  飞天茅台年初创下价格高点2700元/瓶之后,从4月开始下跌,并在最近一个月加速下跌。单日跌幅接近百元,散装单瓶价格逼近2100元。

  这是飞天茅台近三年持续时间最长的下跌。

  资本市场趁机见风使舵,茅台的酒价和股价双双下跌。6月,贵州茅台的市值蒸发超千亿元,股价跌破1500元/股,创下去年以来的最低点。

  在中国的白酒市场,围绕茅台的关键词一直是“涨涨涨”和“买不到”。而如今,茅台价格在二手市场上的一波断崖式下跌,成为业界密切关注的焦点。

  从一开始,茅台的故事就不只是酒。这也是为何茅台股价下跌,为何会引发市场的蝴蝶效应,黄牛收货愈发谨慎,拍卖频频遭遇流拍,收藏者开始驻足观望,消费者犹犹豫豫……

  如果将时间周期进一步拉长,2021年曾是茅台价格的高点。但从此之后,茅台酒渐渐失去了再创新高的能力。

  茅台创造了数不清的神话,但是跳不出基本面的供需原理。茅台下跌有渠道之辩、黄牛之手、品牌之争,本质依然是供给量越来越大,而需求越来越少。

  随着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品牌金融属性褪色与反噬,公司价改的利弊得失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实际上让茅台完成了一场自我祛魅。

  从这个角度看,茅台下跌未必是坏事。

  这些年,茅台走得太远,故事和标签数不胜数。有茅台出现便有了一种氛围,在酒之外被加持成了各种象征。

  酒是用来喝的,茅台也是。茅台身上的种种神话,长久下去将会对茅台两个字带来反噬。

  过去一直上涨的茅台,在消费品和投资品之间游走。无论是价格还是自身的定位,都异化了其作为一种白酒的本真属性。

  喝酒只喝茅台,有时还得是年份的。众星捧月,茅台酒保值增值的形象深入人心,除了经销商的库存,大量库存还在于民间。

  茅台与资本结合后,又转身成为人们追逐财富的目标,贵州茅台的市值最高峰时破万亿。当有一天茅台真的下跌,大众对于茅台的认知反而会更理性,对于茅台的消费和投资更理性。

  茅台下跌,是茅台回归。回归一个消费品,脱离不了供需基本面。回归一家酒企,跳不出经济发展周期。

  过去二十年起飞,不代表不会下坠。茅台被消费者大肆追捧过,如今也面临在消费市场被冷落。茅台可以是中年人酒桌社交的“硬通货”,也可以被当代年轻人嗤之以鼻。

  因此,年轻化,从产品到传播,从表达再到共识。茅台频频改革,与“稳价”一样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与消费气质快速迭代的年轻人同频共。

  泡沫和神话都有破了的一天,茅台要重新找自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