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00:28:1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如何避免踩ST股大雷
$*ST鹏博(SH600804)$如何避免踩ST股大雷
发表于 2024-06-20 20:19:52 发布于 福建

$ST红太阳(SZ000525)$  


ST王中王

相信专注ST股赛道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特别是ST股的爆雷点都各有心得和体会,但还是难以避免踩到意想不到或者能力判断之外的雷,尤其是随着2024年史上最严的退市政策的实施,对于ST投资的众多老司机来说,原先行之有效的风险判断的经验很多已经不适用,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增进自己的风险判断能力,这里王中王浅谈下个人新形势之下对避免踩雷的几个心得体会:

一、坚决回避立案股

目前上市公司对立案的信息批露存在重大问题,实际上是无法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开丶公平的信息披露,语焉不详公告往往只是披露公司涉及信息虚假违规行为被立案,而这个信息虚假披露行为口径大了去,严重可以直接因为涉及重大违法违规退市,轻的可能只是小的行政处罚。而根据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自立案之后买入股票导致投资亏损是没有获得虚假信息披露赔偿的权利。因此如果没有绝对直接及时的内幕,还是要回避这类被立案的个股,包括正股和ST股。投资介入的时机只能等处罚预先告知书出来之后,再判断相关处罚事项是否涉及重大违法退市的情形,再做是否介入的投资价值判断。

二、读懂财务报告、非标审计意见和内控报告说明、交易所的问询函和公司回复

财务分析能力是专业投资能力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对大部分ST公司特别是已经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传统的财务绩效分析价值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更多的是要通过财务报告判断公司并结合被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原因,若风险警示与财务指标。

ST公司暴雷的潜在风险基本都隐藏在审计机构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和内控报告说明及后续交易所的问询函中,投资人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非标说明、问询函及相关的答复中所涉及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主营业务收入、会计政策变化等等都是很可能涉及财务造假或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重大风险因素。

三、重视对破产重整股的重整价值分析

之前监管机构对待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更多考虑是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社会就业面的安定稳定以及对当地的GDP贡献等问题,因此会更关注的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能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能否实现公司的财务困境反转使公司回到正常经营的轨道、保障社会就业,进而最大程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因退市造成股票资产的大幅受损,证监会会更加尊重上市公司当地省级政府的保壳意愿(当地政府会倾向保护企业就业人数众多、GDP和产业链影响大的龙头上市公司),能保尽保。证监会更关注的是破产重整方案是否能彻底解决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包括利润承诺)和违规担保问题,并不会实质性关注破产重整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可持续成长能力。因此,历史上有不少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之后因主营业务没有任何起色很快又陷入退市的边缘,使得之前的退市政策备受争议和指责。

而目前的2024年退市政策的理念是对没有重整价值的僵尸股坚决出清、应退尽退,同时监管层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明确不支持非相关行业产业链公司并购,因此介入破产重整股的投资必须高度重视对公司的现有主营业务的重整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证监会对破产重整申请审核尺度将会比过去严格的多的多,其关注的核心是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破产重整价值。对于主营业务没有可持续发展空间,没有重整价值的公司预计将很难拿到证监会的“路条”。个人判断要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是否是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退市是否会影响众多行业内产业链内众多企业的经营、企业自身的从业人员以及股东人数是否会因为退市破产而影响社会安定稳定)、主营业务规模(个人判断拔高要求主营规模是否在10亿元级别以上)、盈利能力(破产重整后毛利率能否有15%以上、净利润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能否扭正?)和可持续成长能力(各季度同比、环比是否有增长趋势)等方面来对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判断其取得证监会破产重整无异议函的可能性。若判断上市公司没有破产重整价值,就不太可能取得证监会破产重整的无异议函,就不应介入。

四、谨慎对待会计差错调整的个股

根据最新的强制退市政策,2020年之后(含2000年)凡是被认定为连续三年财务造假都将被强制退市(其他两种重大财务造假情形很好判断就不说了),因此凡是涉及会计差错调整的上市公司公告都要好好看下,一是看会计差错调整是否是已经处罚且不涉及重大退市,二若是新发生的变更要谨慎判断是否涉及目前最新的退市风险,判断不准也是要坚决回避。最新案例是ST围海,有兴趣建议看下今年的所有相关公告,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五、对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关键人异常辞职保持足够的敏感度

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董秘、财务总监、独董等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人的职位变动,一直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事项,若公司这些关键人物的辞职特别是董秘与财务总监的离职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关键人物离职是否有合理的原因?公司业绩是否出现继续下滑趋势?是否是短期时间内任职后离职?该关键岗位是否频发离职?前期是否有立案或审计报告的非标事项等等?若有以上这些不好的事项,必须对公司暴雷风险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最低风险是因为公司业绩下滑高管层对公司前景不看好选择离职,严重点是公司管理层经营理念不一致出现不和谐甚至内斗而产生的管理层变化或动荡,而最大的风险可能是公司存在财务造假已经或未来可能被立案、被处罚的风险。

六、高度重视年报、季报、年度业绩预告以及年度审计进展报告

审计报告和内控报告的非标审计意见一直是ST投资人关注的重点,投资人必须关注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具体原因,非标审计的说明往往潜藏着公司财务方面的重大问题,若资金、存货等资产类无法核实问题,那就要高度怀疑财务造假;资金流走向无法核实,那就要怀疑资金占用等情形;应收账款等无回函查证、交易的背景、资金流水、商业目的等等无法查实,不符合逻辑,就要对公司收入造假嫌疑保持警惕。这些非标审计意见也都是后续交易所问询函的重点问题,而且很可能会被立案。对于这类个股就要保持高度警惕,情况不明处罚未落地警报未接触都不建议去介入。

若上市公司因此被带上ST或*ST,后续要特别关注期间定期财务报告和每月的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判断非标事项是否已经解决或是否有希望解决?涉及财务风险退市指标是否已经改善是否有有把握实现年度内财务指标的退市风险排除?

最后要特别关注1月底前对上一年的业绩预告情况和*ST股按照规定在年度报告预约日报告前20天和10天的审计进度进展报告,若年度业绩预测未能出现预期的保壳预期以及审计进展出现不利局面就必须及时卖出止损。如今年的*ST同达和*ST商城等退市案例。

七、警惕面退和市值风险股的破产重整申请动机以及虚假增持行为

今年有不少面临面值退市的ST公司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或预重整的动作,这些面临面值退市的股票可能会因为申请法院破产重整或预重整的动作,甚至进行违规信息披露操纵释放难辨真假的利好消息,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股价起死回生的效果,但从专业ST投资人的投资角度一定要分析其破产重整受理的可能性,若判断公司没有重整价值,就要合理怀疑公司破产重整申请的动机,若没有很好的短线交易能力,千万不要与狼共舞,远离这类伪重整公司。如*ST洪涛案例。

由于ST类股票监管机构出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规定每个持有人每天只能购买5000手的规定(不分股本大小),所以对于已经面临面值退或市值退风险的公司,想靠二级市场价格操纵避免退市基本是不可能,因此为了避免面值或市值退市的风险,大股东会甚至其高管会公开承诺增持一定数量一定金额的股票,但往往限于大股东及高管的资金实力,同时受限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增持规定(控股超过30%一年内增持不能超过2%,接近30%持股比例增持到30%必须停止,否则必须要发起要约收购以及增加5%节点的停止并公告的要求),实际上增持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更多我们看到案例是相关方因为各种内外部原因迟迟未进行实质性的增持行为。而对于这类虚假增持行为上市公司,到股价极端的退市临界点,二级市场一旦信心崩溃,其反噬的结果也是超强的,后续即使公司释放各种利好,所有真假利好都会被市场无视,最终形成踩踏只能无奈退市。最新的退市案例就是*ST迪马。

八、其他花式雷暴点

其他花样的雷暴点需要投资人不断积累,这里简单说下今年ST景峰股东大会破产重整议案否决案例对ST股投资者的启发:对破产重整题材的公司要高度关注其股权结构情况,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的比例太低,前几大股东之间的股份比例又太接近,要对公司内部争斗情况、公司的破产重整的态度做谨慎判断。具体案例分析请查看王中王公众号的相关文章。

2024年6月20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