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21 16:37:09 股吧网页版
数据资源入表“元年”上市公司试水 对财务指标与市值影响暂有限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晓翀

  2024年作为数据资源入表的“元年”,数据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视。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数据资源入表情况。

  数据显示,已发布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涉及行业广泛,包括基础化工、传媒、通信及电气设备等。上市公司发布的数据资源分别列入“存货”“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

  今年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数据资产被纳入会计处理范畴。根据规定,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三个项目下增设“数据资源”子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上市公司对数据资源入表高度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发布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后陆续发布公告,对数据资源科目做出了更正或留白处理。

  对于上市公司更正数据资源入表金额的情况,在一季报中也有所体现,多家上市公司在一季报中发布了数据资源入表更正信息,对公布的数据资产情况进行了大幅的调整或删减。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副所长谢波峰教授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经过一季报的摸索和观望之后,不少典型的数据富集型企业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开始了探索,例如电信运营商。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基本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进行,在现有上市公司谨慎推进的同时,仍然反映了数据入表的趋势性发展,预期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伴随着数据主管部门不断推出相关的数据领域制度建设,后面会有更多行业,更多数量的上市公司披露数据资产的情况,并且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情况,进一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的实践,助力数据要素流通和使用的市场化建设。

  高金智库数据资产研究课题组指出,上市公司对数据资源入表高度谨慎。从规模与分布情况看,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入表公司数量和入表金额均相当有限。在A股上市的5000多家企业中,仅有18家上市公司在一季度财报中披露了数据资源,共涉及金额1.03亿元,其中无形资产项下0.79亿元,开发支出项下0.18亿元,其余部分则在存货项下。

  从影响来看,入表之后对财务指标与公司市值的影响有限。通过理论测算,研究组发现新增数据资源披露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普遍较小但对部分企业利润率的影响较大;入表或可对部分企业带来超千万元的理论市值影响,其中一家企业的理论市值增量超出了该企业总市值的1%。

  课题组认为,市场上已有一些企业进行了很多数据资产相关金融业务的探索,包括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贷款、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等。此类业务可为企业未来的数据资产入表后进一步实现其数据资源的金融价值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大通信运营商全部完成数据资源入表

  8月份以来,三大通信运营商陆续公布半年报,从半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三大通信运营商已经率先完成数据资源入表的工作。

  中国移动作为首家披露数据资源价值的上市央企和三大通信运营商之一,其数据资源入表情况备受关注。其半年报显示入表金额达7000万元,无形资产2900万,开发支出4100万。报告提及,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软件、著作权、数据资源及电信服务频谱等,以成本计量。对无形资产类目中数据资源预计使用寿命估算为2-5年。

  中国联通半年报显示,公司将8476.39万元的数据资源列入开发支出。截至6月30日,中国联通集团开发支出余额中包含尚在开发中的数据资源约人民币0.85亿元,主要包含为现有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撑的行业数据库和模型等。

  中国电信半年报显示,数据资源项目共“入表”1.05亿元,均在开发支出项目中。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数据资源研究开发支出为1.05亿元。

  德邦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宏涛指出,运营商数据资源入表0-1落地,有望成为未来资产项目下新的创收来源。电信运营商数据体量庞大、一致性好、活跃度高,在用户规模、网络覆盖、连接数量上优势明显,其数据价值是一座储量惊人的“数据富矿”,是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沉淀的核心力量,随着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资产化评估入表开启,有望加速数据要素的市场化落地应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