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0:08:00 股吧网页版
记者手记:SNEC展会延续盛况 “场景”、“储能”成业务新切入点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明俊

  2024年的SNEC,终于落下帷幕。

  与去年在浦东举办不同的是,今年SNEC的地址放在了虹桥旁的国家会展中心,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聚一堂,探索“光”的奥秘。据SNEC官方提供的数据,2024年SNEC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展会,国内外参展企业超3600家,参会代表超5000人,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前来参展,展会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

  作为光伏行业内一年一度的盛会,这次SNEC释放了不少信号。时代周报记者与多家知名企业及业内人士进行交流时发现,对比大多数人更加关注的“内卷式竞争”、“价格下行”等问题,专业人士们更加关注的是“场景”。

  “场景”是2024年SNEC的关键词之一。

  曾经的行业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在SNEC期间发布了基于高效HPBC至黑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组件——Hi-MO X6别墅款组件,也是隆基分布式面向高端别墅户用市场推出的一款全新产品系列,组件发电功率最高可达到450W。

  新行业龙头晶科能源(688223.SH)推出全新一代Tiger Neo 2024光伏组件产品矩阵,多场景适配。此外,晶科能源还推出场景化产品。零碳组件Neo Green是行业内首款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组件,将助力企业最大化实现零碳价值;防积灰组件全新设计解决组件积灰问题,最高发电增益可达8%;三优组件拥有高抗冰雹、高风载、高防火性能,可有效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增强组件适应能力。

  晶澳科技(002459.SZ)则推出了基于Bycium+电池技术的单玻防积灰组件,提供了四种版型,面向工商业、户用自建、户用合作共建等屋顶场景。坐拥ABC技术的爱旭股份(600732.SH),在现场展出的“满屏”新品涵盖集中式、工商业、户用三大场景。

  根据IHS数据,过去5年,屋顶新增装机量年均增长超过20GW,复合增长率达35%,超过地面电站;未来6年,预计屋顶新增装机量年均增长将超过12GW。不难看出,本次SNEC中主流厂商几乎都针对屋顶场景推出了对应的产品,力求在细分场景中开拓新的盈利来源。

  对应着不同“场景”的产品,自然离不开“效率”和“技术”的支持。

  本届展会上,晶科发布最新66版型双玻组件发电效率突破24.06%,该款产品的产能为20GW,且开始接单发货,该组件来自晶科发电效率26.3%的TOPCon电池,2024年晶科的TOPCon电池效率目标将提升至26.5%-27%。在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看来,追求效率的提升是这个行业永远不变的话题。目前,晶科能源的TOPCon良率已与PERC持平,TOPCon效率也领先同行半年左右。

  光伏行业瓶颈期的时候,我们竞争什么呢?钱晶给出的答案是竞争尺寸,大家就比大、比功率。到了一定阶段后,当有新的技术出来,大家就比效率,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点。

  在技术迭代上,从本届SNEC的参展商展出的产品来看,N型的趋势已十分确定,但到底是TOPCon、BC还是钙钛矿则由市场来决定。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TOPCon是目前大多数厂商选择的主流路线,BC相对小众,钙钛矿则完全尚未具备商业竞争力。但叠层技术为这些技术路线提供了一个新思路,A技术叠B技术更容易达到效率的新巅峰。电池片,几乎可以确定是光伏产业链唯一可能有比较大进步空间的环节。

  至于“价格下行”,大多数企业都认为非理性竞争不可持续,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拥有足够的现金来度过寒冬。主动提升价格或许是一种方式,但当下市场并不一定买账,所以拓展第二业绩增长曲线成为重中之重。

  “储能”已是企业开拓业绩第二增长曲线的必选项。

  近年来,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对于身处绿色能源领域的企业而言,储能就是一条前景光明的道路。

  无论是大市值的光伏上市公司还是未上市的光伏小企业,储能产品或与储能相关环节的产品,均出现在展位上。在SNEC场馆中,各种“光+储+X”一体化结合更是随处可见。“光+储”是恒定组合,而X因素则根据企业本身的优劣势来自由选择。比如,协鑫集团“光储充换一体化”、欣旺达(300207.SZ)“光储充放检一体化”、天合光能(688599.SH)“一站式工商业光储融合解决方案”等。可以确定的是,光储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光伏企业则自带先发优势。

  在价格周期下降之际,光伏企业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加上技术方向暂时稳定下来,短期内已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大的颠覆。光伏行业正在度过技术迭代的第一个洗牌周期。

  只是风光之下有多少暗流?哪怕是从业者都无法了解清楚。“内卷式竞争”不是问题,“价格下行”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谁是第一家倒下的光伏企业”。

  有一位从业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小企业倒闭不会对行业有太大影响,真正的拐点至少需要出现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破产消失,行业最终必然走向马太效应,这个底部可能会比想象中要更遥远一些。

  但至少,光伏企业似乎找到了“储能”这条出路。“始于光,但不止于光”,或许就是光伏企业穿越周期的解题思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