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政策牵引,银行股重拾“牛途”。10月14日,A股银行板块再次以全线飘红的态势领涨各大板块,42只银行股悉数报涨收盘,多只城农商行个股涨逾5%。
上周末,财政部释放利好政策,包括定调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分析人士认为,一系列增量财政政策对改善资产质量预期提供了有力支撑,对银行股提振估值形成利好。此外,近期央行创设的新型互换便利工具,对于稳定性强的红利类资产也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银行股再现全线大涨
实际上,在10月初冲高回落后,银行板块已趋向企稳,股价也开始有所回升。
10月14日早盘,A股银行板块领涨市场。截至当日收盘,板块内的42只个股尽数上涨,午盘一度涨停的渝农商行收盘大涨9.31%,紧随其后的齐鲁银行、重庆银行收盘分别上涨7.31%、7.08%。此外,贵阳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等26只银行股均涨逾3%。
与今年前期银行板块上涨主要由国有大行个股“打头阵”有所不同,昨日银行板块主要由地方农商行和城商行个股领涨,国有大行个股次之,股份行个股的涨幅相对靠后。此前股价屡创新高的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昨日分别收涨4.78%、4.14%,其余国有大行的涨幅在2.17%~3.49%之间。
从个股的累计涨幅来看,尽管10月8日的冲高回落导致空间有所回调,但截至10月14日仍有超过20只银行股的年内涨幅在30%以上,涨幅超出50%的有6只,比如浦发银行(62.86%)、渝农商行(55.41%)和沪农商行(54.88%)等,这3只个股对应的市净率分别为0.49倍、0.56倍、0.67倍。
多重利好政策提振估值
银行股全线大涨背后,得益于近期多个国家部委、监管部门推出的一揽子政策给予了积极定调。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带领的团队在研报中分析,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缓释银行系统性重要的城投和地产部门两大板块的信用风险,有助于提升银行净资产稳定性,提振银行板块个股估值。综合来看,财政部会议对银行股形成了实质利好。
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带领的团队发布研报称,财政政策支持化债,提振银行估值。上述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加大支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比此前的债务置换,释放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此外,关于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行补充资本这一政策,在行业盈利能力承压的情况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一方面,从投资角度看,经营稳定、资本充裕对于分红稳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作为红利策略的重要标的之一,银行股也受益于央行最新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例如近期央行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作为一种“以券换券”的工具,机构所获资金只能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广发证券分析师倪赓带领的团队也认为,央行互换便利工具有助于红利类资产的价值挖掘:一方面,作为一种股债置换工具,“类债券”资产与这类资金偏好较为契合,预计券商自营和保险资金等机构将成为主力;另一方面,SFISF工具的主要诉求还是提升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内在稳定性、支持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机构更有动力优先选择大市值、高股息、央国企、低估值等具备稳定性特征的优质资产。
银行股仍待“破净重圆”
近两年来,在红利策略投资风格引领下,以银行板块为典型代表的高股息、低估值资产备受资金追捧,国有银行的股价也屡创历史新高。
不过,经历了前期上涨之后,银行股仍未摆脱破净的窘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收盘,在A股上市银行中,除了招商银行市净率维持在1.03倍,其余41家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其中民生银行、贵阳银行的市净率分别仅有0.34倍、0.39倍。
银行股长期破净,也意味着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面临阻碍。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不少银行有补充资本意愿,推动资本金顺利“补血”有利于保障银行可持续经营和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层也更加重视上市公司股价破净的现象。9月24日,证监会研究起草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指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与此同时,“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该文件还明确,长期破净公司是指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总体而言,上述规定对破净股提出了估值提升的要求,有助于被低估的优质资产进行重定价,也有助于市场加速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