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两家“纠缠”多年的西南区域中小型券商——华创证券与太平洋(601099.SH)同时披露2024年上半年成绩单。
早在2019年,华创证券就欲入主太平洋,之后双方陷入股权纠葛与“谁是太平洋第一大股东”之争中。直到目前,这场券商合并“大剧”仍未到终局。
但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双方的发展却步调一致,营收与净利润都在双降,且均是投行与资管业务收入在增长,经纪、投资和信用业务收入下滑。
投行业务都在逆势增长
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这两家券商的经营业绩均有所下滑。华创证券母公司华创云信(600155.SH)财报显示,上半年华创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14.26亿元,同比下降8.41%;实现净利润1.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腰斩,同比下滑54.55%。
而太平洋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5.41亿元,同比下滑27.67%;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滑67.43%。
时代财经曾于8月28日统计截至当日发布业绩的32家券商上半年业绩情况,华创证券、太平洋的利润降幅均位于前列。
分业务来看,两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步调一致。
首先是经纪业务下滑。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华创云信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44亿元,同比下滑11.95%;太平洋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52亿元,同比下滑10.66%。不过,从华创云信分部财务信息来看,其经纪业务所在的财富管理业务分部上半年营业收入4.9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32%。
此外,两家券商的信用业务与投资业务也均在下滑,尤其是太平洋的下滑幅度更甚。2024年上半年,华创云信投资业务和信用交易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6.02亿元、1.3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1.46%、8.89%;太平洋证券投资业务和信用业务收入分别为1.12亿元、0.5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60.49%、40.94%。
二者实现增长的业务也一致,与不少券商一样,华创云信与太平洋的资管业务在今年上半年都迎来了增长。华创云信资产管理业务0.64亿元,同比增长53.19%;太平洋资产管理业务收入0.70亿元,同比增长29.33%%。太平洋的资管业务收入比华创还要略胜一筹。
同时,在整体投行环境遭遇“寒冬”之时,两家券商的投行业务还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中,华创云信投行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0.03%;太平洋投行业务收入0.81亿元,同比增长33.52%。
华创证券入主太平洋仍待审批
2022年5月,华创证券通过司法拍卖以17.26亿元的对价,如愿从嘉裕投资手中夺得太平洋10.92%的股权,当月便火速向证监会提交股东资格申请材料。
根据过往公告,直到2023年9月,证监会正式就该事项依法予以受理。
2023年12月,证监会披露对太平洋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的三条反馈意见,并且要求公司在30个工作日内对三个问题逐项落实并书面回复。但华创证券、太平洋均没有披露此次的书面回复。
如今又过去了8个月,华创证券入主太平洋没有更新消息。今年7月,太平洋针对此事向投资者回复,尚需取得证监会核准。
8月30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联系华创证券母公司华创云信,其证券部门工作人员称,还需等待审批,“我们也很急”。至于此前回复证监会反馈意见的细节,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今年1月,华创云信曾公告称,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华创证券将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太平洋的股东资格后,到法院领取执行裁定书,办理股权过户手续,并且拟在太平洋证券董事会换届时取得相应董事席位,成为其控股股东,推动双方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区域影响力。
不难看出,股权过户后的第一步是争夺董事席位,华创证券已经等不及要加强在太平洋的话语权。
如果从2022年5月提交资料审核开始起算,华创证券争取太平洋控股权距今已超800天。若从2019年11月,与太平洋当时的控股股东嘉裕投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开始算,华创证券争取太平洋控股权已过去4年9个月。
彼时嘉裕投资于2020年6月终止交易,但由于未能偿还华创证券15亿元的保证金,被后者告上法庭。直至2022年5月,嘉裕投资所持有的太平洋股权被冻结拍卖,华创证券才将其收入囊中。时代财经曾对此进行详尽报道。
如今,华创入主太平洋仅有一步之遥。根据财报数据测算,2024上半年,华创证券和太平洋两家券商的合并营收可达到19.67亿元,净利润可达到2.43亿元。
对比其余已披露半年报的西南区域券商,总体来看,“华创+太平洋”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远超华西证券,但逊于国金证券;净利润也远不及红塔证券。
2024上半年,华西证券(002926.SZ)实现营收14.13亿元,同比下滑30.09%;归母净利润3797.5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2.74%。国金证券(600109.SH)实现营收26.76亿元,同比下滑19.55%;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下滑47.98%。红塔证券(601236.SH)8月30日盘后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31.85%;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