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4-29 06:28:10 股吧网页版
问界M7追尾起火 关键时刻车门打不开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邓莉、陈薇薇

K图 601127_0

  近日,一辆问界M7在山西运城的高速路上发生追尾起火、导致车内3人遇难。遇难者家属马女士4月27日在社交媒体发帖质疑:“才买了3个月的华为M7问界,事故发生时,车辆安全功效发挥作用了吗?”

  4月28日,AITO汽车官方社交账号发声明称:“对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声明同时指出,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不过,车企过度宣传智驾功能,以及配置隐藏式把手的车门无法顺利打开等疑问仍未完全解开。

  AITO回应:动力电池包和安全气囊均正常

  4月27日,马女士在社交媒体发帖称:4月26日下午4点左右,她的弟弟驾驶华为问界M7在山西省夏县段高速行驶,在超车道上与前方洒水车追尾后起火,她的丈夫、弟弟和刚满2周岁的儿子遇难身亡。

  马女士表示,事故发生时她不在现场,但从其他人拍摄的现场视频上看到,车头着火以后,车门打不开,安全气囊没有弹出。马女士表示,事故发生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热失控保护等安全系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据悉,该车辆为华为问界M7 Plus后驱版5座,于1月14日在运城4s店购买。

  4月28日午间,AITO汽车在官微发布声明回应了部分质疑:“事故车动力电池包特性正常,代表不存在电池自燃情况,具体的起火原因,还需等待交警部门调查结果;事故发生时,事故车安全气囊正常打开,不存在安全气囊未工作的情况。”

  华为相关人士称,公司已安排专项小组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并全力配合交警部门进行调查工作。

  后续:仍有多个疑问待解

  疑问1:品牌存过度引导宣传?

  在百度搜索栏输入“问界M7”,弹出的页面第一屏赫然就是鸿蒙智行官网的广告,不断变化的动画上写着“问界新M7,大智慧大空间超安全”。马女士在帖子中也多次针对问界官方的“超安全”宣传提出质疑。

  有行业专家指出,当前车企对智能安全系统的过度引导宣传,容易让消费者陷入误区。记者留意到,马女士聚焦的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是问界在智能安全科技上的宣传重点。如果小于警报距离,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刹车的情况下,AEB也会启动,系统进行紧急刹车。在去年9月举行的新款问界 M7上市发布会上,余承东专门提到,“华为ADS2.0系统的AEB能力进一步提高,前向刹停速度已经从60km/h提升至90km/h。”去年11月6日,AITO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又发文对问界的AEB、GOD感知等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并指出“智驾不是炫技,安全才是真谛,问界智驾版AEB‘遥遥领先’。”

  疑问2:又是隐藏式门把手惹的祸?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视频显示,这次问界M7起火后,有多名好心人士参与救援,试图用硬物撞破车窗,想将车内人员救出,但始终无果。

  业内人士指出,在事故发生后,问界M7的后车门无法成功打开是影响救援的大问题。包括问界M7等新能源车配备的隐藏式门把手,曾屡次被业内指出会影响汽车碰撞后车门的顺利开启救援。

  疑问3:智驾辅助系统到底是谁家的?

  AITO汽车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发车型是入门非智驾版,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使用博世方案。博世方案AEB的工作范围是在4~85km/h,碰撞时的115km/h时速已经远超博世AEB触发范围。”

  不过,这一表态却遭到博世方面的否认。博世在4月28日晚发布声明称:经调查,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AEB)。

  “智能必将让交通更安全,但任何智能驾驶辅助,都无法百分百保障人们的安全。当前,在辅助驾驶领域,没有什么遥遥领先,只有谨小慎微或大胆蛮干。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只能是人类自己。”

  ——国内某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的技术专家彭平解读事故给业界带来的教训时表示。

  我们正在积极配合当地交警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提供一切必要数据还原事故原因,并对家属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具体调查结果请以后续交警部门通报为准。

  ——问界汽车方面回应媒体关于后续处理事项时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