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20 22:11:30 股吧网页版
利好消息!首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正式落地!四大行、招商、中信等均参与放款
来源:界面新闻

  首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正式落地!

  10月20日下午,招商蛇口、中国石化、中国外运、广电计量、兆易创新、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阳光电源等公司公告称,获得银行贷款额度,授信用于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截至发稿时,陆续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从首批回购增持贷款银行看,工农中建四大行、招商、中信等多家银行均有参与。

  回购贷款陆续落地

  招商蛇口公告称,已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并获得招行深圳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据了解,招行深圳分行拟为招商蛇口的股票回购项目提供不超过7.02亿元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12个月,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且不超过市场利率。

  中国石化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与中国银行签订授信协议,获得7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专项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在本轮增持及未来新一期增持计划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中国石化的A股股份。

  广电计量也公告称,收到中国建设银行授权分支机构出具的《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承诺提供不超过2.99亿元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股票回购。

  公司于2024年10月8日通过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方案,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4亿元,以不超过18元/股的价格,在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集中竞价方式回购,用于转换未来发行的可转债。

  此外,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南阳分行签署了《人民币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合同》,中信银行将为公司提供24亿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公司股份回购。

  兆易创新公告,公司将使用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将在自有资金的基础上,补充增加由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专项回购贷款,借款金额不超过一亿元。

  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

  就在两天前的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21家金融机构按通知规定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关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的力度加大。据统计,截至10月18日,年内共有超200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

  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表示,当前不少公司股价价值被低估,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回购意愿,专项再贷款的推出则帮助上市公司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直接注销回购的股份可以减少流通股的数量,从而增加每股收益,对于股价的上涨是有利的。而将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激励上市公司高管,并设定严格的激励条件,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如果回购后的股份被保留为库存,将来可能会选择适时出售,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利。“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最好直接注销,或者进行股权激励。”杨德龙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