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7 19:04:10 股吧网页版
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苏罡:踏浪时代 不负韶华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徐蔚


K图 601601_0


K图 02601_0

  时代从不辜负努力奔跑的人。

  作为保险行业的资深老将,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苏罡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首批保荐代表人。

  在苏罡看来,保荐制的基本逻辑体现了金融的基本逻辑,比如“诚信”“专业”“稳健”“责任”“公正”“透明”等等,并且在从业人员个体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法人之间创新性地建立了连带机制,凸显了资本市场隐含的人本文化,使得从业者从更深层次思考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应有的角色和担当。

  足够幸运,也足够坚韧

  时间回溯至2004年的首次保荐代表人考试。当时的苏罡已在申万担任一级部门总经理,工作压力非常大,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出差,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复习备考。

  “首次考试只有书籍范围,没有大纲,我能做的就是全面备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看起来比较笨拙,但效果很好。”苏罡说。

  时代从不辜负努力奔跑的人。苏罡幸运地成为了首批保荐代表人。随后,他作为保代参与工商银行的发行上市工作。工行发行创造了多个“第一”,在中国证券市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他还担任过股权分置改革中首单重组上市项目建峰化工的保代。这些极具市场影响力或有重大创新性的项目,都是他在实践中自我能力跃升的关键经历。

  从通道制到保荐制,在苏罡看来:首先是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承担上市公司质量的连带法律责任,有力地提升了各方参与者的自律意识,强化了诚实守信和勤勉尽责的基本义务;其次是上市公司培育机制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痕迹,更加市场化;同时,监管方式也更加注重通过市场自身的约束力量来规范发展,而减少行政干预的方式。综合来看,从通道制到保荐制,有力地推动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有效性,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性变革。

  苏罡坦言,自己足够幸运,也足够坚韧,没有错过时代馈赠的机遇,全力以赴为理想拼搏。

  安而不忘危,主动迎接挑战

  在保代岗位上创造了亮眼成绩后,2007年,苏罡进入中国太保集团工作。彼时,中国太保正在筹备上市。

  “我作出离开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职业生涯的长期考虑。”苏罡说。安而不忘危,始终保持危机感,来自他骨子里的奋发意识。在他看来,保代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我对类似制度性红利的安排会有忧患感,很容易把人变成温水里的青蛙,这些看似有利实则不可把控的因素,如果让人适应且习惯了,一旦突变将带来同样巨大的负面挑战”。

  在中国太保完成上市后,他又转向投资条线,先后在太保资产、太保寿险、长江养老任职。如今,他又调回集团总部,担任首席投资官。回想这些年的经历,苏罡表示,“平衡”和“格局”至关重要。

  特别是转型与坚守之间的平衡,令苏罡感触良多。“从证券业跨界到保险业,的确在很多方面要重新开始,但核心能力是继续夯实的,那就是深耕投资领域。”

  另一个关键词是“格局”。在苏罡看来,金融的本质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不同金融子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具体方式差异巨大,在工作角色的转换中,需要主动思考和发现新职责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去尝试新的挑战。

  新征途,新未来

  新“国九条”的发布,开启了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在近一个月时间里,监管部门就发行、退市、交易等多方面配套规则进行修订,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

  苏罡认为,中国的证券发行制度已经从行政管制为主持续向市场化转型,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更加受到各方重视。保代作为信息披露的把关者,必将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具备更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两严两强”的监管理念也会推动保代强化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加审慎评估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经营风险,为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承担应尽的一切勤勉义务。

  “资本市场围绕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而不断进化,长期互利共赢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义。保荐制度只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所追求的信义责任、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恰恰是支持市场活力、联结长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软实力所在,也是我们在未来制度创新中要一直坚守的基本逻辑。”苏罡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