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19 00:14:40 股吧网页版
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保费同比增长5.8%
来源:证券日报

  截至10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保费数据悉数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5家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以下简称“保费收入”)合计同比增长5.8%,各家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均有所上升。

  保费收入最高增长8.4%

  今年前9个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5家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38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保费收入规模和增速均居首位,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6891.75亿元,同比增长8.4%;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083亿元、5689.16亿元、3694.12亿元、1456.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5.2%、4.6%、1.9%。

  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既经营人身险业务又经营财产险业务,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只经营人身险业务。

  从人身险业务来看,中国平安保费收入为4498.04亿元,同比增长9.8%;中国人保保费收入合计1405.86亿元,同比增长7.3%;中国太保寿险保费收入2095.93亿元,同比增长2.4%。

  财产险方面,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283.3亿元、2393.71亿元、1598.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5.9%、7.7%。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记者表示,前三季度,头部上市险企借助自身优势,经营相对比较平稳,并呈现向好趋势,相对中小险企而言,头部险企预计发展优势会愈发显现。

  9月份人身险保费增幅收窄

  尽管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总体保费增速较为平稳,但9月份5家险企的人身险保费增速有所收窄。

  据记者梳理,从单月增速来看,9月份各上市险企的人身险保费收入合计1237.83亿元,同比增加6.9%。具体来看,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9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上升20.1%、12.6%、12.0%、2.1%,中国人寿9月份保费收入同比有所下滑。各上市险企9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均较8月份有所回落,增速回落超过1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预定利率切换带来的短期需求释放使得9月份的增幅收窄。根据监管新规,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为2.5%;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下调为1.5%。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保险产品此后均停止销售。

  不过,预定利率切换带来了8月份人身险产品保费收入的短期暴增。8月份,5家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收入均实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速均超过25%。东海证券分析师陶圣禹认为,8月底前对普通型产品“炒停售”(险企或销售人员借停售推销保险)的持续催化导致9月份销量环比降温,但9月份分红险的冲量对保费增长起到一定托底作用。

  随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今年以来不少险企将业务重点转向了分红险。周瑾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头部保险公司在产品和渠道策略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银保渠道占比大幅下降,且产品结构也从保证收益型转向分红型,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应对利率下行和避免潜在长期利差损风险,预计这一趋势会延续到2025年。

  预定利率下调和险企业务重心的转向可能影响四季度人身险保费增速。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人身险方面,随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完毕,在前期需求提前大幅释放背景下,短期销售难免遇冷,预计四季度新单或有所承压。

  周瑾也认为,预定利率调降后,相关人身险产品保证收益率较低且不确定的产品,吸引力会下降,因此险企的销售难度会有所增加。因此,人身险公司需要调整竞争策略,聚焦客户的长期性和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提升服务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服务打动消费者,增强客户黏性,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

  不过财险业务有望延续景气态势。王一峰表示,财险方面,预计车险保费增长提速,财险业务景气度延续。展望后续,在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驱动下,存量市场换购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叠加高性价比车型陆续推出,以及消费贷款利率降低提振了消费信心,新车销量有望持续改善,推动车险保费增速将延续向好态势;非车险业务也有望在政策推动及经济逐步修复下维持较好增长水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