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22:50:10 股吧网页版
5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骤减近四成 中免股价跌至五年来最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1888_0

K图 01880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尤芸茜北京报道

  6月18日,海口海关对外披露,5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实际人次41.88万人次,同比减少16.02%。免税购物金额19.74亿元,同比减少38.27%。免税购物件数230.88万件,同比减少38.47%。今年前5个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实际人次300.40万人次,同比减少9.72%。免税购物金额169.10亿元,同比减少29.57%。免税购物件数1793.42万件,同比减少36.33%。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为何下降?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出境游的火爆,分流了相当一批消费力,比如不少消费者纷纷把握日元贬值的契机,前往日本购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美妆巨头在国内零售和免税渠道全线提价,调整销售渠道也导致以香水化妆品为主的离岛免税消费收入锐减。离岛免税销售锐减,令资本市场对中国中免的业绩前景看空。6月20日,中国中免在A股和港股的股价已经跌至五年以来最低点。

  先看出境游部分,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披露的数据,今年端午节内地居民出入境246.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4%;今年“五一”假期内地居民出入境476.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今年一季度内地居民出入境6954.1万人次,更是激增114.9%。中国游客去得最多的还是周边国家,比如日本。

  6月20日,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的访日游客人数达到304万,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数量为超54万人,与2023年5月相比增长了305.5%,恢复到2019年同期72%。相当多中国游客就是冲着购物去日本。

  4月10日以来,由于美国激进加息,日元创下34年新低,一度贬值至158:1,即1美元可兑158日元。尽管汇率狂跌,但这一变化却意外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球游客纷纷利用汇率优势涌入日本进行“抄底”旅游。由于汇率差异,不少奢侈品在日本的价格相较于中国更为优惠,优惠幅度在10%至50%不等,再加上日本国内通胀消费疲软,其政府为促进旅游消费,曾多次修订免税制度,逐步扩大免税范围,宽松免税政策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外国游客:消费税+银联卡消费折扣+各类商家优惠活动等,约等于部分日本商品购买就能打7折。这无疑更加刺激中国游客的消费。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赴日旅游人数超过110万人,同比增长率高达826.1%。在此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旅游消费额达到了惊人的150亿元人民币,人均消费接近1.39万元,这一数字在国际游客消费榜中也保持领先。

  海外消费的活跃,对国内免税市场来说无疑是巨大冲击。这一苗头早在五一期间就已经显现出来,5月6日,海口海关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47亿元,购物人数8.58万人次,人均消费5384元。而2023年“五一”期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8.83亿元,购物人次10.9万人次,人均消费8000多元。离岛免税的整体数据已然全线下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宝洁等国际美妆巨头今年纷纷上调旗下品牌多款产品价格,涨价幅度不小,有的甚至达到30%,美妆巨头给出的理由是成本上涨,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提升利润率。去年各大美妆巨头的业绩都不甚乐观,销售下滑甚至亏损。有美妆巨头将原因归咎于太过依赖旅游零售业务,导致利润不佳,因此要调整销售渠道。这带来的结果是,免税渠道的价格一同涨价,并被限制了折扣力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旅游零售商透露,欧莱雅等巨头提高了海南免税运营商的进货价格,同时限制折扣力度,导致从离岛免税渠道购买的香水化妆品价格没有以前便宜,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减弱。而香水化妆品是海南各大离岛免税运营商的核心利润来源,尤其是对中国中免来说,其香水化妆品销售占比超过一半。据悉,2023年中国中免占海南离岛销售的市场份额为69.24%,因此调价冲击最大的是中国中免的业绩。

  今年一季度中国中免营收188.07亿元,同比下降9.45%,实现归母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0.25%。这一业绩表现未能满足投资者的预期,导致市场信心不足。一季报发布后,中国中免股价持续低迷,截至6月20日收盘,中国中免A股和港股的股票价格分别收于65.36元/股和52.1港元/股,均为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记者统计发现,中国中免A股今年以来跌幅超过20%,自2021年高位以来下跌幅度已超过80%。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中免股价持续走低,摩根大通却在买入该公司股票,6月20日,摩根大通增持中国中免约23.50万股,每股作价约56.24港元。目前摩根大通持股比例约在1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