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22:31:49 股吧网页版
ESG报告发布季丨建设银行:2023年碳排放同比减少2% 是唯一实现碳排同比减少的国有大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德尚玉

K图 601939_0

K图 00939_0

  编者按:

  随着ESG披露标准日趋统一并逐渐从自愿向强制过渡,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行业,其自身的ESG能力和披露水平的提升对推动整个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5月,在证监会指导下,三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强制450多家企业强制披露ESG信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共有上市银行21家。

  2023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已告一段落。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发现,截至目前,上述21家被强制ESG信披的银行已100%披露了2023年度ESG报告(含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且其中不少银行已连续多年披露了社会责任相关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记者发现,无论从披露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比性来说,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也走在其他行业前列。

  前期,21世纪经济报道已对上市银行ESG报告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为更深入分析各银行ESG报告数据,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按银行类别,逐家对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洞察机构ESG披露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本期,我们选取了21家银行中的六家国有银行ESG报告中的主要定量信息进行分析。

  在ESG中的E(环境保护)维度,各大行披露维度较为一致,包括碳排放数据、绿色金融产品数据等。其中,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方面,各大行统计口径有所差异,其中中行、农行、交行三家为集团口径,工行、建行、邮储未含境外机构。六大行中建行实现了运营碳排放总量同比减少,其余银行碳排放均在增加。在绿色金融方面,2023年六大行绿色信贷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工行绿色信贷及碳减排贷款余额均位居六大行首位。另外,各大行均进行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披露了部分海外机构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况,建设银行还披露了压力测试的具体数据。

  在ESG中的G、S(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两个维度上,各行在部分定性数据披露方面详细程度不一。如分红方面,六家大行中建行、邮储未披露具体分红数据。在女性员工占比方面,农行和建行未披露中高层女性员工占比,有披露该项数据的四家行女性高管占比普遍较低,且大部分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ESG报告均未披露员工薪酬数据。

  此外,据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六大行报告均出具了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第三方鉴证报告。

  本文主要分析建设银行(601939.SH)ESG报告情况。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建设银行碳排放减少同比2%,是六大国有行中唯一实现碳排同比减少的银行,建设银行还在2023年报告中首次披露了范围3排放量。此外,建设银行还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披露了气候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定量数据的银行。

  首次披露范围3排放量

  根据建设银行2023年度ESG报告,该行近两年自身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统计范围包括总行,37个境内分行全辖,建设银行研修中心东北学院、华东学院,北京生产园区,武汉生产园区,统计范围较2021年增加了2个境内分行。2023年该行温室气体排放量(含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约为164.8万吨二氧化碳,同比减少约2%,平均每位雇员碳排放量也较2022年有所减少。该行是2023年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减少的大行。

  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2023年首度披露了其近三年范围3排放量,披露范围为纸张消耗情况,且各维度消耗数据在近三年均呈下降趋势。此外,其2023年能源消耗量和耗水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且三年都在稳定下降。

  披露压力测试定性数据

  建设银行ESG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年该行绿色贷款余额增速明显。2023年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3.88万亿元,2022年、2023年绿色贷款同比增幅均超40%。该行近三年绿色贷款支持项目带来的环境效益也在稳步增长,其中2023年节约标准煤166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7254万吨,同比均有所增长。该行2023年度报告未披露碳减排贷款具体数据。

  在绿色债券方面,2023年建设银行参与承销76笔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承销规模409.76亿元,助力发行人实现融资规模2199.78亿元,但参与承销笔数和承销规模较上年有所减少。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该行近三年ESG报告发现,近三年该行测试行业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大,目前已涵盖火电、钢铁、建材、石化、化工、造纸、民航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八大高碳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披露了气候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定量数据的银行。2023年,建设银行选取了10个碳密集行业企业进行转型风险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上述10家企业在各压力情景下还款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火电、钢铁、石化和航空等行业受冲击较大。从长期看,资本充足率在各压力下均有所下降,1.5℃、2℃、“30·60”目标情景和现有政策情景在 2060 年比基期分别下降5.21、5.03、4.93和3.44 个百分点。

  此外,建设银行还出台投融资业务 ESG 风险管理办法,建立了“四色五类”的风险分类体系,并在全行上线应用 ESG 评级工具的基础上,完成 ESG 要素融入信用评级系统功能全行投产应用。

  普惠金融信贷供给总量最大

  建设银行2023年ESG报告显示,该行构建了自上而下,结构完整的ESG治理架构,并详细说明了ESG治理过程中具体部门的职能架构和责任事项,全面覆盖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层级。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该行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为3.8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27.1%,三年内同比增长均超20%。

  近三年,建设银行公益捐赠支出逐年增长,从2021年的11958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3313万元。

  在普惠金融领域,建设银行近三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稳步增长,2023年普惠金融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较2022年增长约29%。该行ESG报告显示2023 年建行是市场上普惠金融信贷供给总量最大的商业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建设银行率先探索住房租赁模式,截至 2023 年末,建设银行住房租赁相关贷款余额累计超 3250 亿元,住房租赁基金签约项目达 25 个,总资产规模达 118.89 亿元。

  员工情况方面,近三年建设银行女性员工占比略高于男性员工,但报告没有披露各管理层级男女员工占比,也未披露员工具体薪酬待遇。其境内员工流失率逐年下降,2023年为1.48%。

  建设银行近三年每股社会贡献值在逐年上升,2021年至2023年三年数值分别为3.8元、4.16元、4.6元。该行2023年ESG报告未披露分红数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