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8 05:37:19 股吧网页版
年内钨钼锡锑价格上涨明显 小金属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应对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黄群 殷高峰

  今年以来,以钨钼锡锑为代表的小金属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涨幅。

  CBC金属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黑钨精矿价格为15.76万元/吨,年内涨幅达28.9%;钼精矿价格达到3825元/吨度,年内涨幅超过20%。另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截至5月27日,金属锡报价27.6万元/吨,年内涨幅达32%;锑锭(99.85%)达14.6万元/吨,年内涨幅为78%。

  多因素导致价格上涨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小金属价格年内涨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叠加供给发生了变化。

  小金属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钼元素由于“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性质在高端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钼钨合金因金属材料升级需求增长。锑元素由于“澄清”性质在光伏玻璃制造业中颇受欢迎。锡元素因熔点低、展性好、易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并且无毒、耐腐蚀等特性在半导体、光伏焊带、汽车电子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华安证券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许勇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属锡在PCB铜箔、PCB印刷电路板产品上用的比较多。金属钼除了传统作为硬质合金外,现在在特种钢的冶炼过程中应用也较多。金属钨一直应用在刀具加工领域,其应用在光伏行业里,用来切割硅片。

  “受国际局势、市场供应影响,钼矿价格涨幅较大。”许勇其说,锑也是因为全球矿产开工量不足,今年以来价格涨幅较大,同时锑在光伏玻璃上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受益于国内新一轮设备更新带来的新需求,钨矿下游需求增长,但新钨矿的开采跟进不足,供给较少,造成金属钨的供需错配,今年以来,上述小金属品种上涨幅度非常明显。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全球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以及国内的制造业升级,小金属需求端格局变化显著。从供给端看,小金属通常面临更高的资源稀缺性,其普遍面临资源储量减少、品位下降的情况。从市场供给格局来看,当前锑锭的库存量正处于历史低位,且持续呈现去库存的趋势。同时,印尼锡矿供应收紧的担忧也持续存在,而海外钼矿的产能释放速度也有所减缓。

  上市公司积极应对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钨钼锡锑等小金属储备丰富,保有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上述小金属中,国内钨精矿企业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供应全球需求量的70%,锑矿在国内的分布也比较集中。”许勇其说,除了储量优势外,中国另一大优势就是产业链的完整性。从矿石开采到分离、冶炼、加工,国内企业各环节门类都十分齐全,同时又有成本优势和人才优势。随着相关政策对有色金属企业的积极引导,各投资主体只要有序开发,都将获得较好的受益。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面对价格上涨,多家小金属产业链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和应对。

  截至2023年末,锡业股份金属锡保有资源储量为64.64万吨,三氧化钨保有资源储量7.75万吨。公司产品以国内供应为主,同时也是国内锡行业唯一具有锡精矿进料加工复出口资质的企业,该业务开展正稳步提升。后续,锡业股份将积极推进钨等共伴生金属产业化发展,逐步打造多品种资源产业链条。

  金钼股份运营两座大型露天钼矿山,其中金堆城钼矿是世界六大原生钼矿之一,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含杂低,保有矿石资源量4.51亿吨。另外,汝阳东沟钼矿资源量为4.62亿吨。

  章源钨业自产钨精矿,公司所属矿山矿体均为石英脉型黑钨矿,除钨金属元素外,主要伴生有锡、铜、铁、锌等金属元素。公司表示,钨精矿价格的上涨对其有正面影响,目前在售订单正常。此外,公司从2024年5月13日起对机夹焊接刀片等合金产品价格上调5%至10%。

  “从小金属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关企业不仅需要提升矿场的开采效率和质量,更应该在深加工领域有所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同时将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钼产品的高景气度,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技术质量支撑作用。”金钼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正积极把握市场行情,优化产品营销策略,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