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27 09:57:50 股吧网页版
浙股中报解读 | 客户单一、业绩落后行业平均,“智能床第一股”遇尴尬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刘芫信


K图 603610_0

  智能电动床制造商麒盛科技(603610.SH)近日披露了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下降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9.04万元,同比下降30.12%。

  由于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公司股价26日大跌6.89%,报8.24元,位于今年初创下的历史低点附近。公司上市发行价为44.66元,经历年分红扩股后,发行价相当于现在的17.11元,这也意味着近两年公司股价基本都处于破发中,26日的收盘价只有发行时的48.11%。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股价长期破发,这意味着市场对公司未来业务的预期不乐观,或者是公司一些潜在风险因素在股价中得到体现。

  公司上半年营收下滑,家具行业继续增长

  一季度时,公司营业收入为7.56亿元,增长8.48%,净利润 4493万元,增长87.95%。这也意味着第二季度公司比去年同期少销售了1.24亿元的产品,同比下滑15%,净利润方面,第二季度公司比去年同期少5770万元,同比下滑41%。

  在半年度报告中,公司披露两组行业数据。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显示,国内2024年1-6月家具制造业的营业收入为3101.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为5.0%,2024年1-6 月家具制造业的利润总额为137.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为3.8%。公司表示,由此可见,国内对家具产品的需求仍存在发展空间。换个角度看,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竟然没能跟上行业的增速。

  二是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家具及其零件(包括褥垫及类似填充制品)出口额为2911.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为17.4%,国内出口国外家具产品有较明显的增长。公司今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 1-6 月,公司境外收入金额及占比较高,各期境外收入分别实现239,995.49万元、277,144.88万元及132,166.2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4.31%、92.50%及 93.94%。从这个角度看,公司上半年的表现也远落后于国内家具出口的平均水平。

  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上市五年也未能解决

  公司在2019年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告知投资者,公司存在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上市五年过去了,公司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智能电动床、床垫、配件及其他。目前,公司客户主要有舒达席梦思(SSB)、泰普尔丝涟(TSI)和好市多(COSTCO)等。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1-3月,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同期销售收入的79.27%、79.55%、88.07%及 82.46%,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39.64%、40.02%、38.18%及35.48%。

  而在今年半年度报告中,公司表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7,956.63万元、211,507.98 万元、96,235.87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86%、70.60%和68.40%,客户集中度较高;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客户均为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 Inc.,公司对其销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7.65%、47.16%和46.31%,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较高。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 Inc.为全球头部床垫厂商,虽然公司与其具备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公司能够在其各年度智能电动床采购总量中占据较高份额,但仍存在未来双方合作关系不稳定的可能。

  很明显,上市五年后,公司对第一大客户泰普尔丝涟(TSI)的依赖性更强了。

  越南工厂即将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

  公司资料显示,公司400万张智能电动床总部项目(一期)于202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该智能工厂年智能电动床产能为200万张并且自动化率达到70%,是世界领先的智能电动床生产工厂。

  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生产智能电动床105.79万套,销售109.77万套,库存24.91万套。这也意味着公司产能的开工率不足60%。

  今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4 年1月,麒盛越南平福工厂正式开工建设。麒盛越南平福工厂总投资约2,000万美元,每月可实现全工序生产8万套智能床。 截至目前,越南平福工厂已完成主体钢结构搭建,预计于2025年投入生产。

  越南工厂投产后,公司将拥有300张智能电动床产能,按照目前年销售百万套左右的能力,公司的产能如何才能有效消化呢?而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会不会吞噬公司的净利润呢?这些问题考验着公司管理层的智慧。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和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等问题,也是公司股价大跌的一个原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