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7 20:33:39 股吧网页版
连亏两年后 灵康药业的募投扩产项目又又又黄了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603669_0

  灵康药业第四个终止的募投项目出现了。

  5月16日,灵康药业公告称,终止2020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即海南灵康制药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下称“美安基地一期项目”)。

  彼时,灵康药业为美安基地一期项目发行可转债募资5.25亿元。截至2024年4月底,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133.52万元,投资进度仅为13.78%。同期,募集资金余额为4.75亿元。

  据本次公告,终止前述项目的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涉及的部分主要品种已被纳入集采,公司取得相关药品批件后已较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涉及的专科类注射剂和口服固体制剂产品附加值高且受集采影响较小,但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此外,公司现有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且拟通过委托生产、集中生产等方式提高生产基地使用效率。因此,灵康药业决定终止前述项目。不过,公司仅表示拟将剩余募集资金继续留存于募集资金专户,尚未公布其后续安排和用途。

  实际上,这已不是灵康药业首次终止募资项目。

  灵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2015年5月登陆A股。公司主营化药处方药,主要产品覆盖肠外营养药、抗感染药、消化系统药三大领域。2015年IPO时,灵康药业募资7.61亿元,用于7个项目,即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药品物流中心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ERP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随后,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继终止。

  其中,前两个项目终止于2017年12月,终止时累计投入比例分别仅为27%和25%。终止原因是现有产能未完全释放,以及国产设备替代和降价下,项目设备购置费低于原计划。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则在2019年4月终止。原因则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以注射剂为主要产品的灵康药业需要占据先机,而这一工作交由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公司更具效率和性价比,且公司已有的研发体系已能满足当下的研发工作需求。而在这一项目终止前,公司还未对其投入资金。

  同一时间,灵康药业还对其他三个IPO募投项目进行了结项。其中,药品物流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ERP系统建设项目结项时均存在一定的余额资金,后两者累计投入比例分别为68.73%、18.06%。

  而前述三个终止项目和三个结项项目剩下的钱均用作了永久补流资金,共计4.55亿元。换句话说,灵康药业IPO募资中,有超过六成的钱变更用途用于补流。当时,这番操作还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

  灵康药业IPO募投项目情况。图源:公司公告

  也因为已有“募投又终止、大半都补流”的前例,2020年发行可转债时,灵康药业被监管问及保障美安基地一期项目资金用途的措施。另外,本次项目用途同样包括建设冻干粉针剂车间和粉针剂车间,监管要求公司说明其投资合理性。

  对此,灵康药业回复称,两次募投项目涉及的品种基本不同,且技术水平、生产线要求等方面也有差异。

  实际上,2020年项目涉及心脑血管用药、肝病用药、抗肿瘤用药等新拓展领域的产品,如注射用石杉碱甲、注射用尼麦角林、注射用盐酸拉贝洛尔、注射用乙酰半胱氨酸,旨在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其也是公司当时重点推广的产品。

  但该项目进展同样不顺,在2022年4月和2023年4月分别延期一次,直到本次宣布终止。

  而除了扩产、扩品种,灵康药业其实还有布局大健康产业链的野心。

  其在2016年参与发起设立健康险公司,2018年投资博鳌超级医院,均引得了市场关注。不过此后,筹建保司的申请一直未得到银保监会的审理批复。灵康药业也在2020年8月宣布终止参与此事。

  相比于在各种募投项目、产业布局上进度缓慢、不及预期,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对灵康药业的打击倒是立竿见影。

  2020年以来,公司业绩受新冠疫情和集采影响一路走低,2020年至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分别为10.01亿元、7.40亿元、2.89亿元、1.97亿元、7686.16万元。其中,公司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在2021年第五批、2022年第七批国家集采中丢标。

  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96亿元,同比下降397.02%,成为上市以来首亏。这一业绩颓势持续至今。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灵康药业分别亏损1.51亿元、1604.15万元。

  5月17日,灵康药业收盘价4.91元/股,微涨0.41%,当下市值35.41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