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5 23:16:39 股吧网页版
直击业绩说明会|丸美股份去年盈利止跌回升 押注线上能否填补线下基本盘失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3983_0

  今日(5月15日),丸美股份(603983.SH,股价31.86元,市值127.76亿元)召开2023年业绩说明会。根据此前发布的业绩数据,丸美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26亿元,同比增长2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48.93%。

  相比于A股其他化妆品上市企业,丸美股份走出了2020年到2022年的低谷期,业绩增长“姗姗来迟”,净利润止跌回升。过去三四年间,线下渠道作为丸美股份的基本盘,在疫情期间受到了较大冲击。而由于丸美股份发展线上渠道较晚,应对风险的韧性较差,导致利润接连下滑。

  这几年,丸美股份“痛定思痛”,重点投入线上渠道,至今线上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八成。不过伴随着线上的强劲增长,丸美股份的线下渠道仍不及预期。为重振线下基本盘,丸美股份实施分渠分品和严格的控价措施。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丸美股份董事长孙怀庆表示:“公司相信分渠分品将保障公司品牌长期健康发展。”而对于转型线上导致的销售费用高企,其表示将通过更加高效、精细及协同的运营控制营销费用。

  线上从“配角”变“主角”

  “2023年是公司线上转型发展突破之年。经过持续三年深刻的变革调整,公司在产品、品牌、人群、渠道、供应等方面全面突破。”丸美股份在年报中如是说道。

  过去几年,丸美股份曾面临增长瓶颈。自2019年上市以来,丸美股份每年营业收入在18亿元左右徘徊,市场份额止步不前。在盈利能力方面,丸美股份归母净利润自上市以来便持续下滑,从2019年的5.1亿元降至2022年约1.7亿元,其中2021年的降幅高达46.61%。

  丸美股份起家于线下CS渠道(日化专营店、百货专柜、美容店等),这也是支撑公司业绩的基础。但随着疫情期间线下客流收缩,加之线上渠道薄弱,丸美股份受到较大冲击,公司业绩萎靡不振。

  近几年,丸美股份一直在补线下渠道的“短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2023年,丸美股份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44.89%、54.49%、59.54%、71.93%、84.11%,对收入的贡献比例不断增加。在2023年年报中,丸美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线上销售占比突破八成,直营占比达68.25%,标志着公司的销售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线上渠道现已成为公司至关重要的增长引擎,其快速发展也助力公司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复杂环境。”

  在线上销售的带动下,丸美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跳出18亿元的“怪圈”,超过22亿元,其中线上销售贡献了超过18亿元,同比增长超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有所增长,达到约2.6亿元。

  不过,线上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大量的营销投入。丸美股份年报显示,由于公司大力推进线上转型且线上流量成本日趋高涨,销售费用达到11.99亿元,同比增长41.65%。这相当于一半的收入都用在营销上。

  对于如何控制居高的销售费用,丸美股份董事长孙怀庆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公司将充分运用各平台属性及优势,紧密结合全年重要的营销节点,保有节奏铺排各项营销活动优化营销内容,通过更加高效、精细及协同的运营控制营销费用。”

  大本营“失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丸美股份去年取得的增长是建立在渠道此消彼长的代价之上。

  2019年到2023年,丸美股份的线上渠道收入从8.08亿元上涨到18.71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但线下渠道收入从9.92亿元缩减至3.54亿元,降幅超六成。在2023年年报中,丸美股份坦言,线下整体表现未及预期,尤其是百货渠道受客流减少影响明显。

  尽管丸美股份对这一变化形容为“销售模式和运营思维均实现了质的转变,从三年前以经销和线下为主导的销售模式,现已成功转型为以线上和直营为主的销售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丸美股份的转型似乎有点顾此失彼,其传统优势的线下“大本营”已经面临各方夹击。

  近年来,线上渠道红利逐渐消退,电商平台竞争愈加激烈,促销、“种草”、直播佣金等费用不断侵蚀企业利润。于是,化妆品企业慢慢察觉到,线下渠道和实体店的价值正在回归。例如,珀莱雅(603605.SH,股价110.76元,市值439.45亿元)明确将2023年定为线下重启元年,上美股份(02145.HK,股价53.55港元,市值213.1亿港元)在今年年初发布CS渠道的专供新品和新模式,贝泰妮(300957.SZ,股价57.59元,市值244亿元)在2022年开始就重点拓展线下自营零售渠道。

  面对化妆品行业重返线下的压力,丸美股份自然不愿意让“大本营”失守,公司十分强调线下渠道对公司生意的重要性。在业绩说明会上,孙怀庆表示:“百货渠道作为品牌高地,扎实做好品牌建设;日化渠道是公司的线下基本盘,推广优秀店的运营经验,以供其他门店学习借鉴;美容院渠道作为公司的专业底盘,精心筹划并落实各项细节工作。”

  为平衡线上线下销售布局,丸美股份提出分渠分品的策略。在今年年初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丸美股份曾解释这一策略是指线上线下两盘货。线下主打系列产品,包括晶致系列、重组胶原蛋白系列、多肽系列、弹力蛋白系列等,主要是300元—500元的客单价,35岁以上人群,主要针对三四线以下城市;线上主推大单品策略,包括眼霜与按摩仪二合一的小红笔眼霜、重组双胶原小金针次抛精华,主要是200元—300元的客单价,25岁—35岁人群为主,向一二线城市反渗透明显。公司通过调整货品结构进行渠道区隔,平衡渠道销售。

  与此同时,为防止线下渠道间窜货,导致价格不稳定、品牌形象受损,丸美股份今年年初向代理商发布号称“史上最严”的防窜控价令,包括六项措施。

  在业绩说明会上,孙怀庆表示:“分渠分品是公司重大的经营策略,并在近几年持续推进。2024年一季度,公司全面完成线上线下分渠分品,公司相信分渠分品将保障公司品牌长期健康发展。公司通过云仓管理、防窜货管理系统稳价格、稳货盘,运用会员系统把控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秩序,提升用户体验,制定多重举措共同推进,助力发展。”

  不过,以丸美股份当下的生意“盘子”,尽管2023年收入突破22亿元,但盈利仅为2019年的一半。同期,珀莱雅的销售规模从2019年的3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4亿元增长到12亿元,增长近200%。相比之下,丸美股份三年低谷期落下的路程,还要靠未来比同行更努力才能追赶得上。

  资本市场层面上,丸美股份在上市之初曾短暂登上A股化妆品市值第一的“宝座”,最高市值超过330亿元,但如今市值已经缩水至不到130亿元,被市值超400亿元的珀莱雅甩在了身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