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2 17:23:49 股吧网页版
一鸣食品一季度关店数创新高 它说是因为加盟商运营压力大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605179_0

  经营鲜奶吧的一鸣食品(605179.SH),因关店太多引发投资者注意。

  一鸣食品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显示,一鸣食品一季度加盟店新开63家,闭店54家。直营店新开13家,闭店48家,算下来,一季度一鸣食品的净增门店数量为-26家。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一鸣食品门店数量2032家,直营和加盟门店的数量分别是583家和1449家。

  结合过去三年一鸣食品的门店数量变化情况,今年一季度也是一鸣食品在门店数量上首次下降。而2021年至2023年,一鸣食品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225家、1274家、1440家,直营门店的数量则为914家、655家、618家。

  在6月7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向一鸣食品提问“2024年一季度加盟店闭店数量较高的原因”。对此,一鸣食品董事会秘书林益雷回复称,“主要原因是优化直营店的布局,调整部分直营店;由于目前整体宏环境影响,加盟商运营压力较大,投资偏谨慎,新开门店适度放缓,加盟老店基于房租与员工社保等压力有做店铺调整闭店”。

  截图自一鸣食品公告

  实际上,一鸣食品也才摆脱业绩亏损没多久。

  创立于2002年的一鸣食品,以华东地区街头巷尾的“一鸣真鲜奶吧”而知名。主要从事新鲜乳品与烘焙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连锁经营业务。其中,乳品主要包括低温巴氏杀菌乳、风味发酵乳、低温调制乳及蛋奶、热奶等特色乳饮品,烘焙食品包括各式短保质期的面包、米制品、中式糕点等。2020年12月,这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上市之后的一鸣食品曾有过三年净利连续下滑的情况。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2025.78万元,2022年甚至出现1.29亿元的亏损,直到2023年,一鸣食品净利润222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伴随业绩扭亏的,却是门店数量的下跌。

  尤其是2023年末,一鸣食品的在营门店总数为2058家,其中加盟店1440家,比同期净增166家;直营店 618 家,比同期减少37家。

  很明显,和加盟门店每年持续增长相比,一鸣食品的直营店数量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与加盟店比直营店在营收贡献、增长速度方面更优秀相关。

  根据一鸣食品一季度的经营数据,按照经营业态分类,一鸣食品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经销渠道、直销渠道和网络渠道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1.43亿元、2.22亿元、0.76亿元、1.16亿元和0.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0.28%、4.19%、-0.11%、46.68%、28.25%和9.51%

  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的营收贡献率最高,而且对比之下,加盟门店的营收还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

  过去一年,一鸣食品还通过“千店千面”的思路对具体加盟门店进行模式上的精细化改造。例如对原先的社区店和学校店,整合营养早餐作为主引流产品,通过对门店布局、产品区域分布等多个模块进行改造。

  关于2024年的拓展计划,一鸣食品在2023年财报中表示,将以加盟商模式为主,直营店为辅(直营店重点布局渠道型门店);在区域布局上,聚焦现有市场特别是成熟市场(浙江区域)的门店数量提升,稳定推动发展市场(江苏、福建)的门店开拓,重点拓展安徽及新开拓江西等新市场,在不同的市场以一城一策为抓手保证新城拓展成功。

  而在门店类型上,除标准店外,增加了档口店、创新模型,例如在创新店上,温州五马街壹号店开业,业绩增长50%以上。

  不过在门店数量下滑的同时,一鸣食品的营收和利润情况则表现出可观的成长性,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1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6.51万元,同比增长126.42%。

  净利润上涨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直销及奶吧加盟渠道收入增长之外,原料奶价格下降间接为一鸣食品降低了成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原料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同比增加265万吨,增幅为6.7%,创历史新高。但受消费环境影响,全年奶类消费却下降约1.6%。奶产量增长速度高于消费量增速,也导致鲜奶价格下跌。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从2021年末高点的4.38元/千克下降至2024年3月份的3.53元/千克。

  此外,一鸣食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计划把目前已有的大单品再做深做细,减少SKU的数量,同时打算增加一些番茄意面、腊味炒饭等中餐类型的产品以及在咖啡类产品上做一些突破,目前公司整体常卖的SKU大概在200多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