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6 00:00:00 股吧网页版
莱特光电: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5月14日 [下载原文]

证券简称:莱特光电 证券代码:688150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4-010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投资者关

系活动类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别 现场参观 ☐电话会议 ☐其他

招商基金:王奇玮、牛洪乾

参与单位 汇添富基金:夏正安、李超、马磊、樊勇、徐延锋、韩政沅、李灵毓、郑乐名称及人 凯、丁云波
员姓名 民生证券:李萌、程嘉琪

天风证券:郭建奇

会议时间 2024 年 5 月 14 日及 5 月 16 日

会议地点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亚龙 董事会秘书:潘香婷

接待人员 投资者关系专员:张尊睿
姓名

问题 1: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司 OLED 有机材料进展情
况?

答:2024 年一季度,OLED 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 OLED
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61.94%;
投资者关 净利润 4,351.16 万元,同比增长 85%。2024 年,公司将持续完善产品的系列化布局,
系活动主
要内容介 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客户多元化及产品多样化发展。OLED 终端材料方面,Red
绍 Prime 材料及 Green Host 材料将持续稳定量产,紧跟客户需求完成新一代产品的量产导
入;新产品 Red Host 材料、Green Prime 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端积极推进验证测试,
争取新产品早日实现量产导入。OLED 中间体方面,公司重点推进附加值高的氘代类产
品以及 OLED 终端材料类客户需求产品,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提升 OLED 中间体盈
利能力。

问题 2:请公司展望一下 OLED 材料市场需求?

答:OLED 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关于 OLED 材料市场需求展望,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1)从终端应用来看,OLED 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小尺寸领域继续发力。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截至 2023 年 Q1,智能手机 OLED 屏幕渗透率已达到
49%,并且未来将继续拓展到中低端机型,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中尺寸应用领域渗透率较低,华为 2023 年发布了全球首款柔性 OLED 平
板 MatePad Pro 13.2 英寸,苹果 5 月 7 日也推出了 11 英寸和 13 英寸的搭载 AMOLED
屏幕的 iPad Pro,有望推动 AMOLED 产业开始进入中大尺寸快速发展阶段,平板、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等将成为 OLED 新的增长点。(2)与此同时,面板厂商继续加大OLED 面板产能投入,京东方、三星等头部面板厂商加速布局生产中尺寸面板更为经济
的 8.6 代产线,主攻中尺寸 OLED IT 类产品,预计 2026 年开始陆续量产,材料市场规
模将进一步增加。(3)目前,OLED 终端材料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国内面板厂商出于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技术创新等方面考虑,材料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国内具有相关技术及产品能力的材料厂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有望同步收益。

问题 3:OLED 有机材料占到 OLED 面板成本比例?公司量产及在推进的几款材料
在 OLED 面板有机材料成本中占比有多少?

答:根据 Nano Market 数据显示,OLED 有机材料在手机 OLED 面板成本的占比约
为 23%,在大尺寸的电视 OLED 面板成本的占比约为 41%。根据行业研究机构 OLED
Industry 数据显示,Red Prime 材料占到 OLED 面板所用 OLED 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 12%
左右,Green Host 材料占到 OLED 面板所用 OLED 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 10%左右,Red
Host 材料、Green Prime 材料、Blue Prime 材料及 Blue Host 材料合计占到 OLED 面板所
用 OLED 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 23%以上。各家面板厂商器件结构不同,实际材料金额占比有所差异。

问题 4:请介绍下 OLED 叠层器件技术对于材料需求的变化?

答:叠层 OLED 器件是由两个发光单元通过电荷产生层串联而成的新型 OLED 器
件,具有亮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其结构是在目前 OLED 各功能层的基础上,新增连接两个发光单元的 CGL 层材料,起到产生电荷和传输电子的作用,发光层材料用量较单层 OLED 器件有所增加,公司目前已有多支材料在客户端叠层 OLED 器件体系验证测试。叠层 OLED 器件适用于平板、笔记本、车载显示等对于寿命及发光效率要求比较高
的显示设备,今年 3 月份荣耀发布 Magic6 RSR 手机,搭载行业首发双栈串联 OLED 架
构的“荣耀叠光绿洲护眼屏”,官方宣称屏幕寿命提升至 600%,能效比最大提升 40%;

京东方也于 3 月宣布向全新极氪 001 车型供应 15.05 英寸悬浮式触控中控屏,也采用
Tandem OLED ,支持多点触控,并搭配低蓝光、低频闪护眼技术;5 月 7 日,苹果最
新发布的 iPad Pro 也配备双层串联 OLED 屏,实现了最大 1000 尼特的全屏亮度和 1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

问题 5:公司与京东方的技术合作情况?

答:公司与京东方合作进行蓝色磷光技术的开发,通过开发性能优良的蓝色发光主体材料和功能材料,共同推进蓝光材料的国产化。目前已有产品在验证,同时新产品也在持续开发中。目前红色和绿色磷光材料在器件中表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已在实际量产中得以应用。而蓝光材料量产仍采用荧光技术,存在发光效率低、色度不纯等缺点,因此开发长寿命的蓝色磷光材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 OLED 显示面板性能,成为 OLED在中大尺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突破。

问题 6:OLED 终端材料技术壁垒是什么?面板客户对于材料的专利的要求?

答:OLED 终端材料核心技术壁垒在于材料厂商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分子结构式,该分子结构式不仅要保证材料自身性能达标,且在与其它十几种材料搭配后仍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光电性能,同时还要有专利保护。OLED 终端材料是 OLED 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手机、平板等终端应用厂商非常重视产品的专利保护,因此面板厂商对于所选用的材料具有严格的专利要求,公司为下游面板厂所提供的 OLED 终端材料均具备专利
保护。截至 2023 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818 项,获得授权专利 314 项,自有专利覆
盖了发光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空穴阻挡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等 OLED 核心功能层材料。专利保护地区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充分保障了公司产品在客户终端全球化销售的安全性。

问题 7:目前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及公司策略如何?

答:OLED 终端材料有着较高的专利和技术壁垒,目前从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来看,国外材料厂商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随着 OLED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内企业也开始向 OLED 终端材料方向进行布局,国内极少数企业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掌握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 OLED 终端材料的国产替代,拥有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丰富的产品积累、完备的专利布局、领先的 OLED 材料核心技术与生产诀窍以及丰厚的客户积累及系列化的产品布局。公司产品性能出众,高品质专利产品保证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实现了 OLED 有机材料的全产业链贯通,形成从中间体到升华前材料到终端材料一体化生产能力,相较于国内外其他材料厂商具有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未来公司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继续加强产品的技术创新与产品

升级迭代,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更多客户及应用场景的需求,保持公司在终端材料领
域的技术领先性。(2)建立产品差异化竞争,定位于专利产品的供应,Red Prime 材料、
Green Host 材料稳定量产供应,并重点布局尚未实现国产化的产品,加速配合客端材料
的国产化需求。(3)积极进行产能布局,有效保障下游客户持续稳定的供给并提升产
品盈利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强化产品服务能力、稳固终端材料业务
的领先地位,努力为客户创造新价值。

是否涉及
应当披露 否
重大信息
附件清单 无
(如有)

日期 2024 年 5 月 16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