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3 09:23:39 股吧网页版
港股通红利税搅动市场 能接棒十连涨吗?机构最新研判来了
来源:财联社

K图 513530_0

  上周五,网传内地个人投资者港股通20%红利税或将减免,投资者对港股市场尤其是相关高分红板块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带动港股多只红利相关ETF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从年初连跌四年的悲观到本月连涨十日领涨全球,已经走出了一波行情,截至5月10日收市,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自踏入4月以来分别上升14.64%、13.94%、16.28%。那么,若港股通红利税征收水平降低,高股息资产是否将更受追捧?港股红利税主题是否能带领港股再闯出一波机会?普通投资者没有立即跟进的必要?

image

  机构不建议短期跟进红利税主题

  对于以上问题,国信证券海外研究表示,短线上看,仍然认为港股短期斜率过高;结构方面,情绪已经释放到中小盘和港股相对冷门的行业。因此,短线对港股仍持有谨慎态度,短线上看没有立即跟进的必要。

  港股通红利税的相关讨论在今年更早的时候已经开始。今年三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就建议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并降低港股通内地投资者的准入标准。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也建议将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资本市场需缴纳的跨境红利税从20%降低至10%,使其与境外投资者通过深沪股通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规定保持一致。

  根据现时规定,当在岸投资者投资A股时,持股不足一个月的征20%红利税;持股在一个月到一年的,征10%红利税;持股超过一年的,免征红利税。然而,当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时,目前的做法是统一征20%红利税。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表示,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可以得出,如果将红利税从20%下调至10%,那么在股息估值框架下,港股红利资产的估值理论上最多可以提升12.5%;若将红利税全免,港股红利资产的估值理论上最多可以提升25%。因此,如果相关建议最终落地,这有望成为强有力的港股刺激政策。

  中金公司则表示直接减免红利税规模相对有限,但有助于提振情绪。港股通机制每年所征收的红利税收总额大概在450亿港元左右,预计本次潜在调整每年所带来的直接税收减免大概在100亿港元上下。如果将公募基金也纳入在内,那么带来的税收减免可能扩大到200亿港元左右。中长期看有助于提振港股高分红资产吸引力,提升港股流动性,甚至有助于部分公司AH溢价的收敛。

  摩根大通则指出,以30天移动平均线计算,港股日均成交额为1150亿港元,几乎与10年水平即1060亿港元持平,如果成交额上升1个标准差至1410亿港元,将对港交所的每股盈利产生11%的影响。

  港股通行业配置更加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认为,免收港股通股息利得税将利好银行与券商股。

  由于H股与A股的税后收益率差距将拉大,将有利银行股,预计建行最受惠,因为建行A股股息回报5.7厘,但建行H股股息回报达8.3厘,即H股与A股股息差达2.6%,此外,农行、中行及工行H股与A股股息差各为1.8%、1.8%及1.9%。券商股方面,中金、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在港股交易量占比较高,若免收港股通股息利得税将令到上述股票短期内表现出色。

  从港股的资金组成方面看,中信建投陈果提到,历史上港股以外资和港资为主,随着南向资金不断流入,目前港股市场呈现内资、外资和港资三足鼎立的局面,政策加持下南向资金定价权有望大幅提升。外资主要偏好科网企业,内资配置更加均衡多元,且更偏好央国企。今年港股的配置主线仍为红利板块,在AH股溢价现象下港股股息率更高,配置性价比较高,科网板块关注近期景气改善的龙头股。

  南向资金的配置变化上,陈果认为正出现由红利板块向其他板块扩散的倾向。具体看来,南向资金在今年1月开始流入港股,先行配置具有避险属性的红利资产,近期随着外资流入和整体行情改善,南向资金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资金逐渐外溢至传媒、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板块。从港股通行业配置来看,截至4月30日,近一季度的配置主要集中在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等股息率较高的行业;近一月以来资金逐渐向新经济板块溢出,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传媒行业跃升至第二位,占港股通净流入的9.9%。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