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5 21:43:01 股吧网页版
推进河南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几点思考 | 交通战略研究
来源:大河财立方 作者:秦铭娟

  导读: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第一条,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对加快推进河南交通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

  从交通运输的历史定位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迎来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迫切需要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为交通运输当好开路先锋注入强大动能。

  从交通运输的功能属性来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也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既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他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服务保障。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和经济、人口、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涵盖了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运输线路、设施设备等多种组成要素,涉及了可达、效率、安全、舒适等多重保障目标,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大,迸发新兴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潜力大,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具有天然优势。

河南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

  01 外部环境

  2021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全省“十大战略”之首,全面推动了全省科技创新活力迸发。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之首,同时在其他任务中也贯穿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省迎来了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元年。“十四五”期间,全省交通领域出台了河南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数字交通、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等系列引领性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

  02 内在基础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成功获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功争取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落地我省。京港澳、连霍、郑州机场高速等重要路段智慧化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全省建成了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等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等37个部省行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公路水路数字化模型构建等一批厅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郑徐高铁等项目荣获詹天佑奖,郑州机场二期工程荣获鲁班奖,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沈丘沙河大桥等项目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可以说,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我省既有条件、也有基础。

河南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思路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对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性弱化,对知识、信息、数据等非物质生产要素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充分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同时更强调绿色化的发展理念。我省推进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应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特性。

  01 释放高素质人才活力

  劳动者既是生产力中的主体性要素,也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的渗透性要素,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培养一批能够融合交通运输、数字技术、工程建设等不同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催生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赋能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

  02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快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完善交通运输“建管养运”全过程科技创新供给体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养、道路客运转型、智能交通、绿色低碳、安全应急保障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打造更为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装卸设备等。

  03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数据要素对科技创新、人才资本等要素有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交通运输一直是数据要素赋能的重点行业之一,应持续强化场景需求牵引,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优化等重点领域,以推进交通运输及关联行业数据的多维协同、集聚融合、共享复用为重点,形成更多高品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新空间。

  04 协同匹配各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协同,是迸发出更强大生产力的关键,需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制度等软性要素作用,畅通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类要素的流通渠道,加强交通运输及其关联产业间的联动互促,形成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长效机制,支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力。

  05 突出绿色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交通运输行业是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打造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生态产业集群。

河南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

  培育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宽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深化全行业领域改革,塑造我省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

  01 高效布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一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全省港口、航道、公路、铁路、枢纽等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适度超前布局交通系统中的5G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配套设施。着力加强“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中原出海新通道等骨干通道内交通新基建布局,畅通交通运输大动脉。健全完善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适应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体系,指导新基建工程建设。推动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全周期数字化,打造实体交通基础设施和数字孪生交通基础设施两套体系,建立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库,支撑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资产“一张图”管理。发挥政府投资支持引导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拓展新基建投融资模式。

  二是实施智能建造。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的应用力度,加快推进BIM技术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化应用,提升设计、生产、施工环节连贯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积极推进建筑机器人辅助和替代交通工程中的“危、繁、脏、重”施工作业。聚焦工程工业化、数字化,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推动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形成工业化智能制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创技术体系,构建全系列产品体系。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交通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智能建造骨干企业、智能建造示范项目。

  02 全面打造智慧运输服务网络

  一是丰富智慧客运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出行即服务(Maas),整合地铁、地面公交、步行、骑行、自驾、网约车、航空、铁路、大巴等出行方式,加快推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由单一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门到门”的出行智能引导以及城际出行全过程规划服务。强化毗邻区域、兄弟省份出行服务的深度协同,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推动建立郑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出行生态圈。深挖数据要素,促进基础设施数据、交通流量数据、驾驶行为数据、消费服务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依托智慧服务区、定制客运,解决群众真实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智慧货运。加强各运输方式之间以及交通运输、物流、商务、海关等相关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互通、规则联通,形成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服务货主一站式下单、业务集成化处理,推进货物多式联运实现跨越式发展。整合运力规模,搭建全链路网络货运平台,主动对接融合生产企业、产业集群等货运需求方数据,做好面向司机的营销体系,完善轨迹追踪、运力调度、咨询投诉、供应链金融等功能,服务货主降本增效。

  03 升级交通数字治理体系架构

  一是着力加强数字治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以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为依托,加快构建智慧信息平台,围绕行政执法、安全应急、拥堵治理、运输监管等主要业务,建立相关监测指标,构建分析研判体系,为业务处置、资源调度等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协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网信等相关部门,加强平台经济监管,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确保平台信息流、票据流、合同流、运输流、资金流的统一对应,加大对网络交易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是优化数据流通环境。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探索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公共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个人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要素的授权机制,形成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规则,探索建立省市区三级一体化的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体系,破除数据壁垒。保障数据流通安全,健全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安全审查、监测预警等制度,完善行业数据要素信用建设,建立行业相关数据要素主体权益保护制度,维护数据要素市场秩序。

  04 构筑全生命周期绿色交通体系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到交通基础设施工可、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过程,强化土地节约、材料节约及再生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路域环境整治等举措,降低交通建设生态影响,推进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机场、绿色铁路建设。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驿站等枢纽节点覆盖。推动零碳服务区、零碳港口、零碳物流园区等试点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二是打造绿色供应链。以低能耗、低损耗、低污染为原则,持续优化包含运输、储存、配送、回收等各环节的全流程供应链。健全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支持有条件供应链企业开展能源资源和碳排放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行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推动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绿色甲醇、生物燃油、氢、氨等绿色低碳燃料。结合智能技术优化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合理选择货品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集约化物流配送模式,加快推进节能环保型仓储设施建设,强化逆向物流建设。

  三是健全绿色交通监管体系。统筹开展我省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关键技术等研究,摸清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底数,探索碳积分、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核查等市场机制在行业的应用。强化全省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监测评估,加强对公路、水运、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等能耗、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数据采集、监测、治理。健全绿色交通标准规范体系,完善交通设施设备的生态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制等相关要求。

  05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参与制定行业科研需求清单,完善落实针对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拓展科技平台体系,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智慧高速、自动驾驶、绿色交通等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充分发挥既有科技创新基础,积极参与国标、行标编制,高质量编制地方标准。培养行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挖掘、培养、激励机制,探索开展智能交通工程人才职称评审。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及时将我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成果固化为地方标准、行业规范,全面加快推广应用。积极组织覆盖省内省外的科技成果宣传推介与对接交流,广泛征集省内省外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充分利用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中心,加快建立行业专家智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畅通科技转化信息渠道,依托平台发布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成果供求信息、推广目录以及转化项目指南。完善科技创新配套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建立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交通科技—交通产业—交通金融”良性循环。

  06 协同共建多维交通产业矩阵

  一是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强化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大对宇通、上汽、海马、东风日产等落户我省的汽车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展整车制造规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提升电池电解质、动力电池、汽车电子、零部件、发动机等全方位配套能力。充分发挥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全省先进工程机械产业链责任单位的牵头抓总作用,支持提升中信重工、中铁工程装备等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服务链“六链”深度耦合。

  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枢纽经济融合基础设施、数字平台、产业资源的集聚优势,加快推进港口经济、铁路经济、航空经济、轨道经济、通道经济发展,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流高效聚合发展。深入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探索跨部门、跨地域交通旅游数据融合与协同创新,实现交通运输与旅游行业的双向赋能。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积极申建低空经济示范区,培育无人机全产业链,持续拓展工业、农业、军工、旅游观光、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结语

  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是支撑行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推进交通强省高质量建设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等全方位入手,推动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项目在河南交通强省建设中落地生根、成长壮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