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威士忌市场从火热转入了沉寂状态。
继今年一季度进口威士忌出现量价齐跌的状态后,威士忌的二级市场成交价也出现下滑。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透过威士忌统计网站Whiskystats了解到,历史上交易量最大的500种威士忌出现2%的价格下降。
其中麦卡伦、格兰冠等产品下降幅度明显。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麦卡伦在4月的成交价下跌了5.6%,是继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酒商的麦卡伦拿货价也在经历变化,有消息称,麦卡伦12年、18年和25年的原箱雪莉桶二批商出货价平均下滑40%。另外,格兰冠在4月份下滑幅度大,历史交易量最多的100种格兰冠价格下跌了7.8%。
进口二级市场成交价下滑同时,威士忌等烈酒进入中国市场时仍保持“量价齐跌”。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海关进口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威士忌进口量为442万升,同比下滑38.21%,进口额为9022万美元,同比下滑18.45%。其中包括英国、日本和美国等威士忌主要进口源,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行业人士认为,去年下半年,威士忌热度触及天花板,虽然进口金额主要还是贴近出厂价口径的统计,但是国内终端成交价却暂未有太大变化,这既是进口端价格下降尚未传导至终端,也证明威士忌从出厂到终端仍有较大空间,威士忌仍在“去泡沫”阶段。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进口威士忌价格目前仍表现坚挺。根据乐酒圈提供的5月洋酒价格行情显示,5月初威士忌价格仍保持相对稳定,不过泰斯卡北纬57度、麦卡伦12年等,酒商批价出现下跌,跌幅为5元/瓶左右。
这厢进口威士忌处于价格等波动期,那厢国内威士忌的“基建”正在发力。
近期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中国威士忌酒厂的建设再添两员。先有位于四川峨眉山高桥镇的郎酒峨眉山高桥威士忌产区正式开工,巧合的是,远隔约1500多公里的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英国奥歌诗丹迪集团建设的淳岸(杭州千岛湖)威士忌酿造项目也在同日正式动工。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高桥威士忌产区和淳岸威士忌酿造项目,是国内被统计在内的42个威士忌酒厂项目(包括在建及建成)其中之二,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威士忌容量为5.5万吨左右。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记者了解,上述两家酒厂正式开工建设,对国内威士忌产能起到实质性的变化,郎酒高桥威士忌产区设计年总产能1万吨原酒分3期实现,2026年首期年产3000吨原酒投产,2030年全部建成使用;淳岸(杭州千岛湖)威士忌酿造项目将在明年10月建成并投料,项目完全达产后年产酒量可达约3000吨;两个大产能项目的推进、建设乃至建成,对处于“初创期”的国内威士忌影响深远。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去年至今国内威士忌领域可谓动作不断。中酒协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国产威士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单位(企业)达到了42家,同比增幅为75%。其中不乏洋河股份、古井集团、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郎酒等酒业大佬,也包含汤臣倍健等业外资本。
当然,国内威士忌“基建”虽然持续强化,但对于目前国外品牌处于强势的威士忌市场,国内品牌建设和推广也需要同步推进。行业人士认为,由于国内威士忌生产、消费端刚刚起步,国产威士忌消费认知还未形成,对此,中国酒业协会方面相关人士也认为,当前国产威士忌产品太少,年份太短,大部分还需要时间陈酿。“威士忌的消费需要长期培育,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不能只看眼前的市场空间”。
业界看来,国内威士忌市场在下游消费认知不高、上游产能拥堵、市场空间有限的背景下,随着更多入局者的加入以及更多项目投产,由此带来的赛道竞争加剧,甚至产能过剩等风险,都是摆在国产威士忌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是对于当下几乎零基础的国内威士忌而言,这也是在陈酿及时间历练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南都湾财社记者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