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8 22:39:19 股吧网页版
年消耗水产品54万吨 深圳该如何构筑坚实“蓝色粮仓”?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因海而生,因渔而兴。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深圳从世代相传的“耕海牧渔”之地,转型升级为我国现代渔业管理改革示范区。

  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深水网箱,到全省率先启动两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建造;从举办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引入国外优质水产品,到加快推动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标杆工程,高标准建设蓝色种业高地和“蓝色粮仓”,深圳不断加快向深蓝挺进的步伐,在海洋经济领域不断突破。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打造成为全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到2035年,深圳将全面实现渔业现代化,成为创新型现代渔业之都。

  渔业上下游产业和资源在深圳快速集聚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深圳历史从“渔村”起源,凭借其在渔业发展的地缘、资源和政策上的显著优势,已然成为广东省远洋渔业的重要力量。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统计数据显示,深圳远洋渔业在全省占比超过70%,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影响力。

  为进一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圳坚持把践行“大食物观”“挺进深蓝”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关于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深圳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渔业类)扶持措施》,构建起“意见+规划+政策”三位一体的规划政策体系,明确了深圳现代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发展路径和扶持领域。

  “我们致力于将深圳渔博会打造为引领渔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享誉全球的‘圳品’展示窗口,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渔获交易、消费、物流和集散中心。”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说。

  去年,深圳渔博会从渔业合作切入,促进三产融合、拉动了新消费。通过展会平台,成功激励本土优质水产供应商“走出去”,并吸引大宗水产采购商“走进来”,推动渔业上下游产业和资源在深圳快速集聚。数据显示,2023深圳渔博会展商达成意向交易额103亿元,实际交易额超过70亿元。22家单位签订10个渔业相关合作框架协议,7个企业实体及机构揭牌成立,15家渔业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发起成立深圳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联盟。

  今年渔博会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在开幕首日,一大批专业买家涌入展馆,探寻心宜的大宗优质水产品。当天,汕尾市国泰食品公司采购负责人与中渔环球食品有限公司洽谈,现场签订购销合同,达成了1090吨围网金枪鱼采购意向,交易金额达200万美元,并录入深圳渔博会交易定单系统。

  打造国际海鲜“市场”

  引入更多优质水产品,丰富市民“菜篮子”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深圳日消耗水产品1500吨,年消耗水产品54万吨,这一数据无疑凸显了水产品在市民“菜篮子”中的重要地位。但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深圳渔业产量为8.7万吨,仅为年消耗量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深圳需从外部市场引进大量水产品来填补这一缺口。

  如何增强深圳渔业的竞争力并有效填补现有缺口?构建一个能够汇聚全球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海鲜市场”无疑是一大创新策略。

  在2024年的深圳渔博会上,这一策略得以充分展现。本届深圳渔博会延续去年渔博会“渔粤向未来”的主题,规模更大、展品更丰富、活动更多样。展览方面设置了远洋与国际合作、近岸渔业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工与食品三大板块共12大展区,吸引24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展。特别在国际展区,增加了“太平洋岛国专区”、共建“一带一路”专区,引入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莫桑比克鳌虾、俄罗斯帝王蟹、挪威三文鱼等国外优质水产品。

  金枪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物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本届渔博会上,深海鱼王——蓝鳍金枪鱼切鱼秀成为吸引观众驻足的亮点。记者在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集团展位现场看到,展位被热情的观众围的水泄不通,专业厨师现场展示精湛刀工,专业主持人进行科普讲解,让市民在观看金枪鱼切鱼秀的同时,深入了解海洋生态和渔业知识。

  “第一次吃,口感很不错。”市民张先生排队试吃后,在现场排队购买了几盒带回与家人分享。记者留意到,观众不仅试吃热情,采买意愿也是极强,购买队伍排起长龙。不少展商表示,将根据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在展会寻找合适的新货源。

  记者留意到,渔博会“圳品”展区集中展示了渔业龙头企业、菜篮子基地企业等渔业领军企业的100多个“圳品”水产品,包括金枪鱼、珍珠斑、生蚝、海水蟹等新鲜海鲜,以及鱼丸、鱼饺、鲍鱼猪肚鸡等预制菜,也有鱼豆腐等休闲零食,满足市民对海鲜的多样化需求,也展示了深圳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为进一步丰富水产品供给,深圳还挂牌成立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引进国际金枪鱼交易公司、中渔环球公司等6家大型渔业企业,在密克罗尼西亚、老挝建立渔业基地,其中老挝一期基地达产后向国内的年供应渔货产量可达1.2万吨。

  2022年,中国农发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2023年,中国农发在深圳已落户四家企业。据悉,中国农发将通过“捕捞+贸易”两条渠道,增加国外水产品运回深圳的种类和数量,包括金枪鱼、深海虾类、狭鳕鱼、南极磷虾、底层经济鱼类、贝类,以及加工制品等,为深圳提供全球安全优质的海洋食品,丰富深圳市民的菜篮子。

  建设海上“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

  海洋渔业是重要肉类蛋白食物来源,更是万亿元级的全球性大消费大产业。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共识加深,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以及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张谦介绍,深圳二十年一直重视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从2001年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沉浮式深水网箱,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深水网箱,再到2022年深圳在全省率先启动2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建造,深圳在海洋渔业装备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市属国企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布局谋划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海域,使用6.9平方公里的深远海,通过自建或者合作模式建设各类桁架式网箱平台20座,总养殖水体近100万立方米,真正用“工业化”思维打造一座海上产业园区。

  向海图强,展望蔚蓝。深圳正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深远海绿色健康养殖的现代化转型。“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院长雷宇呼吁,涉海产业跨界融合,整合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保险银行资本市场蓝色金融等产业,共同推动“海洋牧场+”的深度发展。

  智慧渔业被视为现代渔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张谦表示,近年来,深圳在智慧渔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建设深远海新型养殖示范工程、推动养殖工船新技术应用试点、建设深远海网箱基地等。国家级示范工程、区域性标杆项目及市级重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为深圳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圳将以渔博会为契机,大力实施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标杆工程,高标准建设蓝色种业高地和“蓝色粮仓”,夯实深圳渔业发展基础,努力打造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