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19 22:46:10 股吧网页版
力度空前!央行“四箭齐发”稳楼市 住建部也发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BK0451_0

  5月1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贝壳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中信建投杨靖制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介绍,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部署,人民银行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作为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房贷利率市场化

  陶玲表示,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央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抓紧认真贯彻落实,立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定位,推出以下四项政策措施:

  一是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二是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

  三是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均不再设置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

  上述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政策调整后,各地可因城施策,自主决定辖区内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也可不再设置利率下限。

  四是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五年期以上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85%,可更好满足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住房需求。

  打好保交房攻坚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介绍,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过程当中,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项目面临交付困难。如果已售出的住房项目烂尾,将严重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影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将出台城市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做好保交房工作,要将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分类处置,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防范处置烂尾风险,推动项目按时保质交付,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对穷尽手段仍然无法交房的,该走司法途径的要走司法途径,在司法处置中同样要把保护好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

  第二,做好保交房工作,要充分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

  今年1月,《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印发,指导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商业银行推送,支持在建房地产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董建国说。

  第三,做好保交房工作,要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一是地方政府要承担属地责任,推动住建、金融管理、公安、自然资源、审计等部门和法院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二是房地产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制定“一项目一策”处置方案,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交付。三是金融机构要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做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贷尽贷”,加快贷款审批和发放,支持项目建设交付。

  延伸阅读

  北京、上海、深圳官宣!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住建部最新发声

  全都回来了!十余城楼市:购房热情高涨 开发商全力推盘

  7万亿楼市迎历史性时刻!刺激力度空前!多路资金提前布局

  直击楼市新政落地后首个周末:热门楼盘咨询量翻倍、到访量增长40%

  连发4个大招房价会上涨吗?专家:不必过早担心新政可能引发的房价暴涨问题

  房地产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后市投资机会如何?解读来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