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0 06:33:59 股吧网页版
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各现特色 吸引12.9亿人次“打卡” 今天的博物馆更有“范儿”
来源:深圳商报

  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6000多家博物馆各现特色。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了观众5054万人次。博物馆展览供给不断增加,文化瑰宝星光熠熠。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良渚博物院的玉琮、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吸引不少观众“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博物馆“热”带动文博话题“火”了起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文博元素在荧幕上的呈现越发多样,讨论热度越来越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陆续“活”了起来。

  今年“五一”,河南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上新”考古科学体验馆,主打一个沉浸式,吸引诸多游客进馆探险、挖宝。

  从“走马观花”到数字化观展,再到如今的沉浸式体验,科技加持下,博物馆带来的参与感不断增加。

  只看文物不满足?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人们更直观触及历史。

  故宫、殷墟、三星堆……博物馆纷纷通过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触及感。

  逛完博物馆带点啥?文创产品花样翻新。“马踏飞燕”玩偶走“丑萌风”,《故宫日历》开启新年风景,各色文创雪糕有“颜值”又美味……博物馆里的文创店,成为博物馆之行的热门“打卡点”。

  考古研究不断深入、布展更加精美、展览讲解有深度又有温度……博物馆“专业范儿”十足。

  “来国博,看中国。你看见的,是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开放之中国、未来之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文案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范儿”,在国博窥见脉络。

  6000多家博物馆,如同一个个片段与区块,拼出泱泱华夏的时空版图,展现文化独特魅力。

  跨越山海与时光的对话,不止于此。“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犍陀罗艺术展等走进故宫,与古老宫殿碰撞出交流火花;荆州博物馆37件(套)战国时期的文物正赴美“出差”,上海博物馆举办“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博物馆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