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0 08:40:10 股吧网页版
转型加“数”跑 升级焕“新”颜
来源:广州日报

  走进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联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手臂在轰鸣声中有序挥舞;在佛山市摩力克家居布业有限公司的工作车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在电脑按键的重复往返间不断被完成;而在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的金绿能新材展馆,“变废为宝”的新材料发泡陶瓷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客商……

  这一幕幕,共同汇聚成一场全域参与、前所未有的时代浪潮。40多年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点燃了佛山制造的发展传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佛山的传统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续写新的辉煌。一路走来,已跻身工业3万亿俱乐部的佛山向“新”而生,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城市发展新动能,朝着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跃升至4万亿元大关的目标奋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刘艺明、李传智、刘鹏飞

  筑起护城河:技术领先抢占“新高地”

  “世界最高建筑也用了我们的材料。”在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铝业”)展厅的迪拜哈利法塔模型前,兴发铝业办公室主任罗国球向记者介绍,这座总高度达到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所采用的铝合金幕墙就产自兴发铝业。“除了建筑中的高端产品之外,我们还在研发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以及电器设备中所使用的铝型材。”罗国球介绍,作为材料供应商,多年来兴发铝业不断研发新材料、推出新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像兴发铝业这样,用技术领先的创新产品筑起护城河,是众多佛山企业的共同打法。作为一家传统陶瓷企业,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意陶”)很早就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从2015年起,金意陶的研发团队就开始研究陶瓷固废的综合运用,对“变废为宝”的新材料——发泡陶瓷发起了挑战。

  然而,探索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在2017年迈入投产阶段后,研发的第一批产品却出现断角、裂板等破损情况,优等率很难突破50%。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金绿能事业部总经理薛俊东表示:“我们从第一条试验线开始,一直坚持做技术验证。”

  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金意陶的发泡陶瓷产品优等率大幅提升,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新动能转型加快。金意陶也成为了中国发泡陶瓷企业布局专利最多的企业,相关专利占比超过六成。目前,发泡陶瓷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金意陶的发泡陶瓷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还受到了不少外国客商的青睐。

  迸发新动能:跨界融合释放发展“想象力”

  需要注意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不是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一个领域的创新,而是包含观念、科技、产业、产品、体制、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在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新材”)入主鹰牌陶瓷的历程中,不难看出全方位创新带来的新活力。

  “天安新材上市后的战略转型是从一个材料供应商变成综合服务商。”该公司董事长吴启超表示,天安新材通过收购“鹰牌集团”“浙江瑞欣”,打通企业间的“护城河”,将多个企业的技术、交付、服务、品牌、市场资源等优势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吴启超看来,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载体,天安新材这些年来都是从技术创新入手,取得高质量发展重大突破。“现在的装修还是几十年前的模式,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像做汽车一样来做装修、做房子,其实在效率、成本、环保、标准化方面与传统产业完全不一样。”吴启超说,有了标准化才有数字化、才有智能化。在当今AI浪潮下,佛山可以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将传统产业重新梳理一遍。天安新材在基础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打通,通过做高铁、做汽车的技术,把家居装修、医院装修标准化、智能化,整个产业因为技术改变、技术创新得到一个颠覆。

  数智化转型:为传统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佛山制造的基本盘,传统企业书写了佛山制造辉煌的篇章,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从制造迈向“智造”,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为传统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也成为佛山焕发传统企业新活力的“法宝”。

  走进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溢达”)联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手臂在轰鸣声中有序挥舞,一件件被裁剪成型的布料被缝合拼接进入下一道工序。而一旁的员工则化身“多面手”,操作多台设备,完成多道工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海告诉记者,近年来,溢达已累计投资超过25亿元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和研发,以最难实现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的制衣生产为例,一件梭织基本款男装衬衣的52道基本工序中,溢达已实现自动化覆盖率达75%。

  同样借“数”之力跑出“加速度”的,还有拥有42年历史的佛山市摩力克家居布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力克”)。“从布匹到成品窗帘,要经过裁剪、拼接、车边、车头、打结、定高等12道工序。”该公司副总经理陈丽卿告诉记者,这些工序在电脑里都有显示,负责每道工序的工人只有完成系统派出的指定订单后,才能收到下一个派单。陈丽卿说,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管理,公司打通了流程上的“堵”,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以前90多名工人一天最多完成280单,现在80多名工人一天最多能完成1200单;交货时间从以前的21天至25天缩短至如今的6天到7天。”

  记者手记:从“制造”到“智造”的突围

  作为一座已过“不惑之年”的制造业大市,佛山的成绩不可谓不辉煌: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正式晋级中国工业第四城,比肩深圳、苏州及上海。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佛山面临着土地空间受限、产业结构偏传统、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研发投入低等困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界近年来的共识。

  那么,突围之路在哪里?

  答案,就在广袤的一线。

  在对众多企业的采访中,“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等都是高频词。以“数智化转型”为例,数据显示,去年,佛山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增国家“数字领航”企业1家、市级示范工厂25家,培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11个,57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比达58%。

  一方面,“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的确涌现了不少标杆企业。不少行业中,一些大型的、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积累了成功经验,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资金、人才、配套不足等问题,其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通往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数智化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从传统制造企业到现代“智造”企业,从行业领军企业到中小民营企业,在生产车间的工业交响乐中,在实验室的苦苦求索中,我们见证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易,也震撼于佛山制造向“新”而生的韧性。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勇于变革和创新,推动佛山从“制造”加速迈向“智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