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2 06:59:51 股吧网页版
自购再次涌现 近六成股票私募满仓出击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宇露

  近期A股市场震荡走高,私募机构自购潮再次涌现。近日,海南希瓦私募基金和聚宽投资发布自购公告,分别自购旗下产品420万元和2000万元。今年年初,在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阶段,私募机构曾掀起一波自购潮。

  业内人士指出,私募机构自购旗下产品,显示了其对自身产品的信心,同时也可视为对未来市场预期积极。此外,数据显示,当前有六成股票私募“满仓”出击。尤其在港股市场迎来反弹之际,不少私募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力度。

  私募积极自购

  5月17日,量化私募聚宽投资发布公告称,随着新“国九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和《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的正式发布,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资本市场潜力及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聚宽投资及员工筹集2000万元自有资金用于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其中,申购聚宽沪深300指数增强类产品和聚宽中证2000指数增强类产品各1000万元。聚宽投资称,本次申购完成后,其自购的产品已覆盖旗下多类指增产品。

  同日,海南希瓦私募基金也发布自购公告称,公司希瓦小牛系列基金经理梁宏5月17日以自有资金申购希瓦小牛系列基金产品份额共计420万元。事实上,这已经是该机构(含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大额自购,1月末市场大幅调整时,该机构曾自购两次,金额超过1300万元。

  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共有7家私募发布过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为4.05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为自购主力,海南希瓦私募基金、进化论资产、幻方量化等私募机构自购金额居前。

  高仓位出击

  近期,A股市场有所分化。风格层面,红利风格有所修复;行业层面,受益于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建材、建筑等地产链相关行业表现较好,偏消费的轻工制造、纺织服装、消费者服务等方向也有所表现。

  从仓位情况来看,第三方平台最新数据显示,选择满仓的股票私募占比为57.66%,中等仓位股票私募占比为27.56%,低仓位股票私募占比为13.17%,空仓股票私募占比仅为1.61%。满仓股票私募占比接近六成。不过,随着市场经过连续上涨之后进入震荡期,股票私募仓位分歧加大,亦有机构选择暂缓加仓。

  淡水泉投资指出,尽管经历了过去几个月的修复行情,以MSCI中国全指、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中国资产,与全球主要股指相比,当前的估值分位水平仍然具有优势。中国资产的估值优势以及与海外主要市场的低相关度,赋予了其分散组合风险的属性,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市场的配置价值。

  勤辰资产分析称,房地产优化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决策层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和决心,对稳定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来看,国内出口数据改善,带动工业生产,但内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刺激。

  看好港股市场

  近日地产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地产板块反弹,市场情绪高涨,港股地产板块表现尤为亮眼。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私募机构都对港股市场充满信心,甚至有私募将旗下六成股票仓位配置于港股市场。

  煜德投资认为,过去两年出清更加彻底的港股市场提供了更具有吸引力的性价比估值,具有稳定商业模式的优质地产、物业等公司,在海外流动性改善和国内经济复苏的环境下可能更具有创造超额收益的机会。

  对于港股地产板块,煜德投资表示,当下市场都在寻找确定性。确定性的价值源于商业模式稳定、可以提供稳定现金回报的公司,可持续关注港股市场中集中优势资源、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地产公司。这类公司以国企、央企居多,核心还是要投资资产负债和信用状态比较好的公司,也要观察这些公司的产品品质控制和操盘能力等。

  华安合鑫表示,展望未来,看好港股市场的理由变得更加坚实:首先,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改善的迹象。地产是现阶段宏观层面最重要的变量,优化房地产市场,不仅从总量经济层面为相关产业和公司的需求提供了支撑,也将极大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其次,针对资本市场的呵护政策不断推出,在这些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的政策的不断刺激下,AH股价差已经逐步收窄,政策效果正在体现。第三,港股上市公司业绩不断超预期,众多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和仍然处于低位的估值水平,带来了足够大的安全边际;第四,资金层面出现了“多管齐下”流入港股的壮观局面,南向资金大量流入港股,外资也在扎堆回流,空头资金也在回补,港股估值水平修复仍会继续进行。

  “最近的这一轮港股行情表现强劲,但回头来看,或许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后市或许有回调,但未来的回调将是投资港股优质标的的上车机会。” 华安合鑫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