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2 13:03:40 股吧网页版
今起上市交易!超长期特别国债大涨25% 两次临停!
来源:证券时报

  据财政部此前通知,5月17日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于今日(5月22日)起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行情数据显示,24特国01(代码:019742)在开市1分钟内涨幅达到13.1%,触发临时停牌。上交所发布盘中临时停牌公告表示,上交所“24特国01”交易出现异常波动,自2024年05月22日09时30分开始暂停“24特国01”交易,自当日10时00分起恢复交易。

  上交所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理性投资。停牌公告还称,恢复交易后,如该债券交易再次出现异常波动,上交所可实施第二次盘中临时停牌,停牌时间持续至当日15时27分。恢复交易后不到10分钟,债券价格再度大涨至124.999元,被交易所实施二次停牌。截至二次停牌,该债券成交额为1750.28万元。

  深交所方面,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的证券编码为“102267”,证券简称“特国2401”,发行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2.57%。

  深交所于今日午间公告,“特国2401”(102267)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10%,本所自今日11时14分20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3时14分21秒复牌。

  个人投资者如何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部发声

  一、关于国债的品种和期限

  问:国债主要有哪些品种分类?

  答:国债按照不同的发售对象划分,可分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大类。

  储蓄国债直接面向个人销售,按照不同的债权记录方式,可分为以纸质凭证记录为特征的凭证式储蓄国债和以电子记录为特征的电子式储蓄国债。

  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并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如持有到期,均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两者区别主要为:储蓄国债在存续期内不可上市交易,记账式国债在存续期内可在市场进行交易。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问:国债主要期限有哪些?

  答:统筹考虑财政筹资需求、市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样化、国债收益率曲线建设等因素,国债划分为短期国债、关键期限国债、超长期国债三类。其中,短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包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四个期限品种;关键期限国债是指发行期限为1—10年的国债,包括1年、2年、3年、5年、7年和10年六个期限品种,是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键期限点;超长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包括20年、30年、50年三个期限品种。目前发售的储蓄国债包括3年期和5年期两个期限品种;记账式国债涵盖了上述短期、关键期限、超长期等全部13个期限品种。

  二、关于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

  问:电子式储蓄国债可以从什么渠道购买?

  答:个人投资者可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名单可通过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发行公告中查询,网址:gks.mof.gov.cn/ztztz/guozaiguanli/)网点柜台和部分成员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购买。个人投资者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首先需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按有关要求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和资金账户,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发售期内,前往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购买,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购买。

  问:如何查询发行的相关信息?

  答:每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发售前,财政部会提前在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网址:gks.mof.gov.cn/ztztz/guozaiguanli/)发行公告中公布发行日期、发行利率、发行规模等,个人投资者可登录查询。

  问:如何安排还本付息?

  答:电子式储蓄国债按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在付息日和还本日,利息、本金会自动划入投资者资金账户。

  问:如何提前兑取?

  答:发售期结束后至国债到期日前,如投资者需要提前兑取,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和资金账户,到购买该只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按规定办理。持有国债不满半年的,提前兑取时不计付利息,只偿付本金;持有国债满半年及以上的,提前兑取时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有关发行公告中明确的计息方式计付利息并偿付本金。

  三、关于购买凭证式储蓄国债

  问:凭证式储蓄国债可以从什么渠道购买?

  答:个人投资者可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名单可通过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发行公告中查询,网址:gks.mof.gov.cn/ztztz/guozaiguanli/)网点柜台购买。发售期内,个人投资者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网点柜台,通过现金支付或转账方式认购,并取得纸质认购凭证。

  问:如何查询发行的相关信息?

  答:每期凭证式储蓄国债发售前,财政部会提前在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网址:gks.mof.gov.cn/ztztz/guozaiguanli/)发行公告中公布发行日期、发行利率、发行规模等,个人投资者可登录查询。

  问:如何安排还本付息?

  答:凭证式储蓄国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逾期办理兑付不加计利息。凭证式储蓄国债到期后,投资者需持纸质认购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到购买该只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办理到期还本付息业务。如纸质认购凭证丢失,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购买该只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挂失补办。

  问:如何提前兑取?

  答:发售期结束后至国债到期日前,如投资者需要提前兑取,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纸质认购凭证,到购买该只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按规定办理。持有国债不满半年的,提前兑取时不计付利息,只偿付本金;持有国债满半年及以上的,提前兑取时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有关发行公告中明确的计息方式计付利息并偿付本金。

  四、关于购买记账式国债

  问:记账式国债可以从什么渠道购买?

  答: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名单可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网站查询,网址:https://www.chinabond.com.cn/gt/gtyw_ltszq/ltszq_yywd/)购买,也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名单可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网址:https://jg.sac.net.cn/basicPublicityPub)购买。

  个人投资者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提前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任一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开立个人债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并开通记账式国债交易业务;也可以提前在证券公司开立普通A股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一定债券品种供投资者购买,个人投资者可通过其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购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可通过证券公司网点或证券公司APP购买。

  问:如何查询发行的相关信息?

  答:每期记账式国债发行前,财政部会提前在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网址:gks.mof.gov.cn/ztztz/guozaiguanli/)发行公告中公布发行日期、发行规模等,发行利率于招标结束后当日公布,个人投资者可登录查询。

  问:如何安排还本付息?

  答:1年期以下的记账式国债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贴现发行,到期一次性按面值还本,贴现发行的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利息。1年期(含)—10年期(不含)记账式国债每年付息一次,10年期及以上期限记账式国债每半年付息一次。在付息日,当期利息会自动划入投资者账户,但如果于记账式国债付息日前卖出将无法获得最近一个付息周期的利息。如果投资者持有到期,债券本金及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利息于到期日划入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

  五、关于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

  问: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从什么渠道购买?

  答: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有20年、30年、50年三个期限品种,具体购买操作按上述记账式国债购买流程办理。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

  根据财政部公告,财政部已于5月17日招标首发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为今年首期。

  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财政部办公厅5月13日对外发布通知,明确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

图为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表(图片来源:财政部官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根据此次发布的通知,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首次发行时间为5月17日,11月中旬发行完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