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4 06:30:10 股吧网页版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丁波涛:精神文明建设为科技创新突破赋能
来源:解放日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突破,打造世界科技创新策源地。而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支撑,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助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丁波涛看来,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形成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公众科学素养、创新文化环境和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所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提升科学素养

  构建创新文化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国际科创中心,都需要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只有广大社会公众具备科学精神、尊重知识劳动、支持并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才能为科技创新打造坚实的社会基础。”丁波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社会科学素养,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宣传、培训等途径,促进科学精神在全民心中深深扎根、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以人的科学素质提升促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丁波涛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助于构建社会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科创氛围。“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封闭保守、急功近利的环境之中,而必须有一种崇尚创新、鼓励冒尖、开放共享、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他表示,创新文化能够唤起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扬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科学家精神和求真务实、诚信正派的科学作风,也可以增强各类社会主体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人、财、物等优质资源向重大科技突破项目集聚。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激发人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还能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爆发出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丁波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助于激发科技工作热情,增强攻坚克难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之所以能在极为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离不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这些精神不断传承,又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工作中。

  此外,丁波涛也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打造科技应用场景,从而促进高新产业发展。数字化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出了要求,大大促进了这些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社会治理等领域也一直是我国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和重点产业板块。

  强化使命担当

  鼓励大胆试错

  当前,上海正担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重任。精神文明建设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突破?在丁波涛看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对科技创新突破的赋能作用,以更高的科学素养支撑创新、以更优的社会文化加速创新、以更强的精神动力推动创新。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宣传。要强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媒体、高科技企业等之间的协作,积极应用数字化全媒体传播手段,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科研机构、高新科技企业向社会开放,加强科技工作者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更多市民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形成尊重人才、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意识。

  “还要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他举例说,比如可以在各种知识讲座、文体活动中,增强前沿科技知识讲解、科学精神宣传等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加科普工作、公益性科技服务工作等内容;在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中,增加科技工作者、科研部门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比例;在移风易俗和弘扬文明新风活动中,加强对反科学、伪科学的揭露与打击,积极传播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同时,还应当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丁波涛指出,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情怀和使命担当,提升重大科技创新能力;要将科研诚信建设作为科研机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诚实守信、坚守底线、严格自律的科研发展环境;还要健全容错机制、鼓励大胆试错,加快形成理性质疑、勇于突破、包容失败的宽松科研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