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6 16:57:29 股吧网页版
铜价高位回落 行情就此结束?顶级交易员:继续看涨
来源:券商中国

  国际铜价在创出历史新高后大幅震荡,引发市场关注。

  5月24日,LME期铜主力合约收盘报10334美元/吨,自21日创下的历史新高11104.5美元/吨回落了770元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也从8.9万元/吨高点回落。

  铜价飙升背后,一方面是市场认为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铜的“巨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投机资金的大举涌入,押注铜价将飙升至1.5万美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知名大宗商品交易员、对冲基金经理安杜兰认为,铜价仍有巨大上涨空间,未来几年或翻两番,达到4万美元。

  两大因素冲击,铜价高位回调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最亮的明星,除了黄金白银外,“铜博士”自然当仁不让。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铜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电、建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今年2月以来,铜价开启一轮上涨风暴,LME期铜和沪铜分别从8100美元、6.7万元附近,一路飙升。5月21日,LME期铜触及11104.5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触及88940元/吨,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在铜价创出历史新高后,本周的后几个交易日开始高位回调。截至5月24日收盘,LME期铜主力合约收盘报10334美元/吨,回落了770元美元/吨;沪铜则从8.9万元/吨高点回落了5450元/吨。

  有分析师指出,铜价从高位回落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现货需求不振,面对高铜价下游采购意愿低迷;二是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打击了投资者情绪。

  据Mysteel消息,面对高铜价,当前多数下游买家选择观望,等待较低价格时补货。国内终端消费复苏缓慢且去库存过程迟滞。下游加工企业畏高情绪仍存,且部分加工企业选择停炉未有生产。因此整体下游入市采购意愿表现较为低迷,需求难有明显改善,基本日内接货以满足刚需生产为主。

  盛宝银行(Saxo Bank)驻哥本哈根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中长期来看,涨势可能会继续,但短期内我们必须尊重基本面。我们必须承认,最近的涨势是由金融投资者推动的,而不是由现货交易商推动的。随着利率开始下降,我们一直期待补库存需求对金属市场的支撑,但美联储年内仅降息一次的预期抑制了部分投资兴趣。”

  顶级交易员看涨铜价至4万美元

  铜价飙升背后,一方面是市场认为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铜的“巨量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投机资金的大举涌入。

  国际能源论坛(IEF)的一份报告称,一辆电动汽车目前需要约60公斤的铜,是一辆传统内燃机汽车所需铜数量的两倍多。未来30年,这个世界将不得不比2018年之前的历史均值水平多开采115%的铜。为了满足全球电动汽车供电需求,需要投入生产的新铜矿将比历史均值增加55%。

  花旗集团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表示,目前美国COMEX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市场已吸引250亿美元投机性多头资金,多数投机资本正押注未来全球铜价将触及1.5万美元/吨。

  全球知名大宗商品交易员、对冲基金经理安杜兰则更为乐观。安杜兰认为,由于供应难以跟上需求激增,铜价仍有巨大上涨空间,在未来几年内或将翻两番,达每吨4万美元。

  安杜兰称,由于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场在内的全球电气化趋势,以及军事用途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需求,我们正朝着铜需求翻倍增长的方向迈进。

  据了解,安杜兰对铜市场的信心帮助其管理的13亿美元“大宗商品自主增强基金”从去年55%的亏损中反弹。该基金今年已上涨83%,收益来源于广泛的大宗商品种类。安杜兰还看好包括铝在内的其他大宗商品,并认为基于与铜类似的原因,铝价也将持续上涨。

  不过,麦格理分析师称,全球铜需求增长正被中国需求增长放缓所抵消,鉴于当前基本面指标,铜价走势似乎有些过头,大幅回调的风险非常高,甚至已开始有所回调。

  中信建投期货也表示,从定价逻辑上看,铜依然是实物交割的期货品种,其金属属性并不容小觑,当前产业需求走弱,持续高涨的价格限制卖盘角色的多元化,高价成交难度趋增。参考美铜创新高后局部获利了结的交易表现,沪、伦铜在刷新历史高位后同样面临着多头分散式止盈回落的压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