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6 08:45:19 股吧网页版
对话复旦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性行为活跃大学生感染HPV风险较高 急需加强疫苗接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季媛媛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宫颈癌2022年新发病例约15万,死亡人数约5.6万。相当于每4分钟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每9分钟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给女性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项关于宫颈癌流行病学的研究也显示,诊断为宫颈癌的最小年龄可仅为17 岁。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高危型HPV 感染还可能导致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

  另据一项中国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HPV 感染后,大多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所以多数HPV 感染是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的,但某些型别HPV 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从HPV 感染发展到宫颈癌的时间各有不同,通常HPV 持续感染经过10-20 年的自然演化发展为宫颈癌。

  但目前对于宫颈癌的预防,不少公众在接种HPV疫苗与做好宫颈癌筛查中还存在不少困惑。在“美好共建计划校园行”系列健康科普项目期间,上海市消除宫颈癌宣传公益大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主任隋龙教授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

  隋龙教授表示,HPV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全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而疾病预防可减轻医疗负担。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需要加强对在校学生HPV科普知识传递以及提高HPV疫苗接种率,只有这样才可以朝着共建HPV防护网更进一步。

  HPV感染年龄段有两个高峰

  《21世纪》:近年来HPV话题最为引发社会热议。你能否为我们解答下疑惑,HPV感染就一定等于宫颈癌吗?

  隋龙:HPV虽然是跟宫颈癌密切相关,其实不仅如此,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但性行为不是唯一途径。HPV的感染可通过性行为、母婴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黏膜接触等渠道传播。手接触了HPV污染的物品后,在如厕、沐浴时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

  因此男女都会感染HPV,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等疾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当中。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及时发现HPV感染及相关的癌前病变,及时干预,不仅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宫颈癌的发生,还可以防止其他的HPV感染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

  其实,HPV感染不等于宫颈癌,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HPV 的感染有关。但HPV感染不等于宫颈癌。另外,持续高危HPV感染导致多种癌症,HPV感染后大多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但若免疫力下降没有及时清除感染的话,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等疾病。

  《21世纪》:请问校内人群是不是HPV的易感人群?他们在HPV感染上会有哪些认知的模式?

  隋龙:大学校园都是青春期的青年女性,如果男性女性的性行为特别活跃,感染HPV的风险就比较高。根据我们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HPV感染的年龄段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就是17岁到24岁,就跟校园的年轻学生密切相关。第二个高峰是40岁到44岁,跟校园当中的一些年轻的教职员工也密切相关。

  除了大学,我们也关注更小年龄段的校园,例如中学校园,因为在疫苗的三级预防措施中,一级预防,也就是疫苗接种,尤其是15周岁以下女孩的疫苗接种,对将来她有性生活之后感染HPV、减少HPV感染相关的肿瘤发生的风险降低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学的校园不光是学生要知道,学生的家长要知道,学校的老师也要知道,所以进校园对 HPV感染的相关的宣传、科普、宣教应该说意义重大,它是宫颈癌防控的一级预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知识,这个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

  男性感染HPV概率更高

  《21世纪》:据你了解,大学校内人群,他们在HPV感染上面是不是有一些认知的误区?

  隋龙:有两个误区是比较普遍的。第一个,例如有一些女大学生会认为我没有性行为就不会得宫颈癌,其实不然。HPV传播的途径,除了之间的性交行为,还包括一些卫生习惯。比如说我们的手、皮肤、粘膜都可能接触或感染到HPV。如果没有卫生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将HPV感染到下生殖道,也就是感染到阴道内,感染宫颈,所以仍然可能感染 HPV。虽然几率不是很高,但是风险是依然存在的。

  第二个误区则是认为 HPV防护,宫颈癌预防只跟女性有关,男学生男性是否就没有关联呢?其实不然。已经有足够多的全世界的,包括中国的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证据表明,99%以上的宫颈癌跟HPV感染有关,70%以上的肛门癌跟HPV感染有关,50%以上的口咽癌跟HPV感染有关。所以跟男性不是无关,而是十分有关联,它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如果男性没有HPV,这女性就是安全的。

  还有另外一个点,在两年前中国已经开展了九价疫苗男性的HPV感染相关恶性肿瘤预防的三期临床研究,主要是针对肛门癌病变,这一点也证明了男性是HPV宫颈癌防控的相关对象而不是无关对象。宫颈癌防控需要女性、男性共同参与,共同防控,最终才可以实现减少HPV忧虑的这么一个健康的社会。

  《21世纪》: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在至少有1个异性伴侣的人中,女性一生中感染 HPV 的平均概率为84.6%,男性为 91.3%。对男性而言,感染HPV会有哪些危害?

  隋龙:首先我们现在知道几个知识点,一个是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食药监局老早就已经批准HPV疫苗在小男孩当中接种,15岁以下的。实际上这也是从一级预防的角度,更好地、更高效地预防HPV在这些男孩女孩成年有性行为之后HPV感染和相关病变的可能性,降低这个概率的重要的举措。

  第二,美国做过一个是流行病毒大样本的调查,实际上有一个性伴的女性,一生当中感染HPV的风险大概达到80%,男性的概率是更高。只要这个男伴有HPV感染,感染给他的女伴的风险就是持续存在的。

  再有一个,我们知道肛门癌是在过去的20年间,不仅是美国,在中国也是呈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这些跟肛门的性行为感染了HPV,以及由此导致的肿瘤也是相关的,防控不够。再有一个,我们知道过去的20年间,美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趋势最高的其中一个肿瘤是口咽癌,这个跟他们的性行为方式,感染了HPV感染率高不无关联,所以跟男性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男性的以前的知晓只关注阴茎癌,觉得阴茎癌的发病率不高,会减少和降低他们的关注度,实际上不仅仅是阴茎癌。除了阴茎癌,确实是生殖器感染HPV引起的恶性肿瘤,女性是远远高过男性,宫颈癌很高,阴茎癌不高,但是男性的肛门癌、口咽癌的发病率是不低的。

  如何做好宫颈癌预防?

  《21世纪》:您提到在校人群感染HPV风险更高,那么,如何加强此类人群筛查?

  隋龙:起始的筛查年龄是25周岁,一些研究生可能到了这个年龄,本科生可能还没到这个年龄,还没到筛查年龄,但是免疫力低下人群是从21周岁开始宫颈癌筛查的。

  还有,以前我们建议有两年性行为之后,比如说我们讲了16岁有性行为,那么18岁就应该进行筛查。但是虽然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很低,但不是没有,只是发病率很低。作为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来说,筛查一般是政府投入的,像事业单位级的都是免费的。那么对这部分发病率特别低的人群,一般不建议常规筛查,25周岁以上做,25周岁以下不做常规筛查。但是如果高危人群,什么叫高危人群?免疫力低下的,比如说有免疫缺陷疾病,遗传性疾病,还有性工作者,这些特殊人群、高危人群筛查年龄也应该要提前到21岁,筛查间隔要缩短。

  《21世纪》:我国在宫颈癌预防措施上还有哪些挑战和痛点需要进一步解决?

  隋龙:目前我国在宫颈癌三级预防措施上,距离WHO的要求相差还较远。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尤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HPV 疫苗的上市使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可早期预防并有望彻底根除的癌症,在人类癌症防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目前,中国9-45岁的适龄女性均可按需接种九价、四价、二价HPV疫苗来进行保护。遗憾的是,现在我国社会大众对于HPV及宫颈癌的认知仍待提高。

  提高大众对宫颈癌防治的认识,还需要多方参与,尤其是需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宫颈癌的相关防治知识,才能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为了进一步助力校园HPV健康防线的构筑,本次“美好共建计划校园行”首阶段落地复旦大学,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为复旦大学的学生开通了HPV疫苗的绿色接种通道。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像联动各方力量的共同行动,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HPV和宫颈癌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大众对HPV及宫颈癌的认知,这不仅是宫颈癌防治的具体实践,更体现了我们积极迈向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定步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