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7 04:01:11 股吧网页版
借“荔”发展
来源:广州日报

  前日,“美荔东莞给荔中国”2024东莞荔枝文化周启动仪式在大岭山镇红岭驿站启动,以荔为媒、文化赋能、潮流出圈,进一步擦亮“高端荔枝出东莞”城市名片,助推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东莞荔枝种植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本次荔枝文化周将持续到6月22日,国潮餐饮IP“东莞荔枝宴”、大“集”大“荔”嘉年华、大湾区给“荔”潮跑、东莞给“荔”中国音乐节、助农荔枝带货直播以及各镇街分会场荔枝活动百花齐放,为广大游客及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彰显东莞活力的荔枝文化盛会。

  千年莞荔实“荔”申遗

  莞荔品种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荔枝已成为东莞市本土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

  目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15.6万亩,分布在28个镇街,优势产区已形成明显的产业带,初具产业集群效应。莞荔优质品种占比达到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30%。东莞荔枝先后获准通过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东莞荔枝在“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上获得金银铜奖项共19个,金奖数量和总奖项数量遥居全国荔枝主产市之首。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东莞荔枝种植系统,正全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东莞以创建国家荔枝产业集群为契机,高质量建设“一区五镇十村N园”,大力推进东莞荔枝“品种培育+生产+加工+现代流通+品牌+科技+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形态,贯通一二三产业,提高荔枝产业综合经营效益。此外,东莞还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支持农业企业升级改造建设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大型多功能冷库和移动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等,开展荔枝低温气调保鲜技术研发,提升保鲜贮藏能力,满足荔枝产业的市场流通需求。

  品牌莞荔全“荔”成长

  东莞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为重要抓手,持续做好荔枝“土特产”文章,打好“莞荔”品牌建设组合拳,实现差异化发展,擦亮“高端荔枝出东莞”的金字招牌。

  2022年起,东莞全面开启莞荔天团模式,从传统的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优质品种,再到近年推出的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莞香荔等特色高端品种,8个莞荔优质品种共组莞荔天团,多维度创意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美荔东莞给荔中国”区域农产品IP。近年来,形式新颖的莞荔天团IP走进商圈、迈上高铁,让“土特产”变成“潮文化”,以文化赋能产业,持续出圈出彩,全方位树立“高端荔枝出东莞”区域品牌形象。

  目前大宗采购、线上销售和休闲采摘已逐渐成为莞荔最主要的销售模式。同时,东莞以荔为媒,积极发展“互联网+”和乡村休闲旅游模式,推动荔枝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荔枝产业附加值。

  潮流莞荔活“荔”四射

  荔枝主题市集上人来人往,五大主题展区——荔枝瑰宝莞、荔枝鲜享汇、荔枝文创与艺术区、荔枝文化展区、荔枝美食坊引得游客频频称赞。

  大“集”大“荔”嘉年华融合东莞荔枝文化和潮流文化,集美食体验、文创艺术、演艺互动等元素于一体,为市民游客带来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市民陈小姐说:“第一次来参加荔枝主题市集,荔枝口味的咖啡和雪糕很特别,还有我特别喜欢市集上的莞荔天团IP文创产品,好想全部都带回家,如果今后还有类似的活动,我还会再来。”

  大湾区给“荔”潮跑是活动的一大亮点。100组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在大岭山镇参与活动,体验东莞荔枝文化的独特魅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