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7 15:41:40 股吧网页版
万里奔赴 全球最大规模古埃及文物出境展788件文物如何来到上海?
来源:上观新闻

  6月16日凌晨3时30分,满载492组788件古埃及文物的运输包机抵达上海。晚上22时许,完成清关的文物陆续运到上海博物馆,静待今天开箱,并于明天起布展。

  时间回到5月18日凌晨零点30分。上博文物保管部副主任赵岑瑒和来自展览部、保管部及考古部的同事组成一支6人小队,赶赴埃及展开为期三周的文物点交、包装运输等工作。

  他们的电脑里,是已看过许多遍的古埃及历史和文物相关资料;行囊中,则塞满预计将会用到的工具。这是中国博物馆机构首次与埃及政府在古代文明展览领域直接合作,也是上博工作人员首次在非洲大陆开展文物点交等工作。

  这些古埃及文明的见证者,如何不远万里来到上海?

6月16日凌晨,文物包机抵达上海。(王九天摄)

点交报告装了一箱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直接接触古埃及文物。”5月18日凌晨出发时,赵岑瑒和同事们思绪万千:“过去上博展览多是艺术精品展,往往按材质分类,比如陶瓷展、青铜器展。这次展览是一个‘文明展’,讲述的是一段文明史,也是如今展览的一大趋势。”

  新趋势不仅需要数量更多的文物支撑,也打破过去展览分类模式,“什么材质都有”。“博物馆策展时考虑的是内容呈现,但点交工作首先考虑的是文物安全。”上飞机之前,团队做足功课,除了文物清单、保护信息,还熟悉了历史背景。“但实物还没有接触,始终是悬着一颗心。”

  历经13小时飞行抵达埃及开罗,赵岑瑒和同事们于当地时间5月19日上午9时准时来到埃及国家博物馆工作,按文物装箱标准分为大中小件三组分别点交。

  所谓点交,就是“逐一清点,完成交接”。“我们需要确认合同签订的每件文物并记录每件文物现状。”按照事先约定,埃及方面先制作了一份此次展览文物现状的报告,上博团队则在现场核对文物实物与报告是否一致,“这样的记录是基于我们对文物的判断,尽可能忠实于文物现状。”赵岑瑒说,文物不是商品,开裂、剥落等历史痕迹在所难免,“点交文物需要把这些情况如实记录。”

上博团队在埃及点交文物。(受访者给供图)

  此次展览的古埃及文物来自埃及7家博物馆和萨卡拉考古遗址,团队原计划在埃及工作6周。双方协商后,由埃及方面先将7家博物馆的文物集中到位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工作时间因此压缩一半。“双方的交流沟通不成问题,特别是文物专业领域。”在埃及方面的支持下,团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就是古埃及神灵和法老的名字太难念了。”

  作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上博1952年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特别展览,此次点交文物多达492组788件,“一次展览做了三次展览的量。”不仅数量庞大,文物体量差距也惊人:超过一吨的雕像就有10件,而一些圣甲虫、黄金饰品等文物,直径只有1厘米。

  大型雕像部件缺失、开裂现象并不少见。赵岑瑒介绍,点交时不仅要看文物保存状态,也要充分了解历史背景,“比如有些文物经过修复,雕像四肢或头部是重新接上去的,需要明确;又比如有些雕像面部缺失,不是保存原因,而是历史上王朝更迭时被人为破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里,赵岑瑒常常打着手电踩着梯子,爬上爬下检查巨大雕像的各处细节,甚至要趴在吊起的雕像下方检查底部。

  文物点交绝非越小越容易,小件文物许多细节需要反复观察。工作首日,小件组光文物照片就拍了近6000张。“特别是那些遗址刚刚出土的文物,点交的报告会更长,照片会拍得更多。”

  此次展览一组重要展品是来自萨卡拉遗址的彩棺。“彩棺是木制文物,上面还有彩绘。上博没有类似藏品。”据悉,上博文物传世的居多,展出品相较好,考古新出土的文物往往没那么完整。此次展览“萨卡拉的秘密”专题,不少展品直接从遗址考古基地点交打包。“对观众来说,欣赏这些未曾面世的文物是一种新体验,对点交工作则是新挑战。”相比博物馆里的展品已经过清理修复、有相对稳定的环境,考古现场的彩棺则按照约定先由埃及的文物修复师除尘、清理和加固,运抵上海后不会立即进入展厅,而是运到文保中心进行预防性保护处理。

  6月16日凌晨,包机带着点交清运的91个箱子抵达上海,其中点交报告就单独装了1箱。

数吨重的文物“躺下”运输

  在埃及工作期间,上博团队工作的身影时常被国内赴埃及的游客捕捉到,发布到社交媒体“剧透”,“埃及文物准备到上海出差”成了一些平台的热门话题。

  埃及国家博物馆历史悠久,展厅之间开放式连接,无法独立分隔出工作空间。中小件文物还能搬到馆内的文保修复室内进行点交包装,大型文物人力无法搬运,只能由馆方在展厅中隔出一个空间作业,现场工作与游客参观同步进行。一些受欢迎的重要大型文物,甚至直接从展线上撤下打包。

工作人员架起龙门架,准备将石雕拆下运输。(受访者供图)

  在游客众目睽睽下打包运输文物,作业空间十分局促,要格外注意文物和人员安全。“那些大型雕塑从展线上拆下来就需要一天时间。”赵岑瑒介绍,因为雕像非常重,展出时往往要从背后或周围辅以固定设施以确保安全。打包运输之时,要先使用吊装设备将文物适当移动,临时固定好文物、做好周围防护之后,再拆掉原本的固定设施,然后用龙门吊将文物慢慢移出展位。“有些雕像很高,比如埃赫那吞半身像和他儿子图坦卡门雕像,需要用吊装设备慢慢放下来,让他们‘躺’着,才能方便运输。”

  整个过程中,埃及的文物修复师一直在现场,与上博团队协商合作。即便经过点交记录,上博团队还会仔细检查雕像各个部位的状况,“必须考虑长途运输对文物的影响。即便是石质文物,也可能存在部分区域因风化而变酥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展出不动没有问题,一旦长途运输就可能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检查后及时加固。”据悉,布展时埃及的文物修复师也将来到上海现场。

  国内许多文物运输一般通过外部坚固、内部柔软的囊匣将文物包裹,即便掉落冲撞,文物也能像被保护在柔软环境中的鸡蛋一样安全。但在国外,运输包装大多现场制作:大件文物采取固定式,中小件文物则用填充式。据介绍,此次文物运输由埃及一家文物运输公司负责,由于体量巨大,他们又聘请了一支德国团队参与。

  展览上有一件高近2.4米、重达两吨多的麦伦普塔站像,有望在上博室外空间展示。这样材质坚硬、结构稳定的大型雕塑,包装团队会根据其重心选择不同位置加以固定,使得文物在包装箱中不晃动。“当时有人看到一件大型文物底座只有一层垫子,提出底部再加装海绵。但运输公司坚持固定位置不能变化,如果底部加装软垫,长时间运输会塌陷导致文物在箱中位置变化,反而让原先的固定措施失效甚至造成损害。”

现场制作文物包装。(受访者供图)

  大件文物靠固定,小件文物靠填充。赵岑瑒记得,软软的猫木乃伊被工作人员抱出来放到海绵上,运输工作人员在其上勾勒出文物形状,再切割出包装填充空间。“后来大家还会把切割成文物形状的填充物拿来拍照,放松一下。”

  “这次展览文物数量很多,特别是大型雕塑,需要很大的投入和很高的成本。”赵岑瑒表示,此次展览在国内非常难得一见。负责此次文物包装运输的埃方团队运营经理莱恩·鲁兰用“惊人”来形容这次工作,“这次展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很高兴能成为这个项目的一部分,预祝展览成功。”

意外记录非洲高温

  这次展览不仅在上博乃至全国博物馆界创造了许多“首次”,也成为赵岑瑒职业生涯难得的经验:第一次来到非洲,第一次长时间海外工作,第一次点交这么多文物。

  刚下飞机,开罗40摄氏度的热浪袭来。第二周“稍好一点”,降到38摄氏度。第三周团队前往萨卡拉遗址时,中午12时起温度开始快速升高,下午16时左右达到顶点,即便室内也有42度。因为高温,遗址现场考古已停止作业。

  赵岑瑒有习惯点交文物时随身带一只温湿度计,以记录文物现场情况。在萨卡拉的最后有一天,她在室外工作时瞥见温湿度计上显示数字“55”,便问同事“55是湿度吗?”对方回答,“是温度”。现场中外工作人员纷纷拿起这只温湿度计拍照纪念。回到开罗后,他们才从新闻上了解到,那一天是非洲有气象记录以来测得的6月最高温。

  在日复一日的高温中,团队成员每天9时起工作至下午18时,返回宾馆后还要整理当天拍摄的照片和文档,每天中午只有30分钟时间吃饭,有时大家干脆席地而坐,速战速决。

  海外出差,本该轻装上阵。反复思虑,团队还是决定将大大小小各种工具装进工具包,“做好万全准备”。从专业工具到口罩手套,这些装备在海外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这次我们也验证了一个传言,清凉油在埃及真的非常受欢迎。”

  如今,赵岑瑒和同事们已回到工作岗位,经他们点交清运的古埃及文明瑰宝也已悉数抵达上博。一场史无前例的古文明大展,正徐徐拉开幕布。

上博赴埃及工作的团队。(受访者供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