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8 14:55:11 股吧网页版
30年国债收益率下破2.50%,国债期货创上市以来新高,“随卖”操作影响甚微
来源:财联社 作者:杨斌

  财政部公告于今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券种为2年期和7年期的两只国债,方向随卖,金额合计18.9亿元。分析认为,财政部本次随卖国债操作主要是为了增加非主要期限国债活跃券的流动性,与央行可能的国债买卖没有关系,对债市影响有限。

  今日行情显示,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破2.50%关键位置,国债期货30年期主力合约和10年期主力合约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随卖国债增加非主要期限活跃券流动性

  财政部称,为支持国债做市,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决定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券种为2年期的“24附息国债05”,规模10.1亿元,以及7年期的“24附息国债06”,规模8.8亿元,操作方向均为随卖。

  根据2016年9月30日财政部、央行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中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印发的《国债做市支持操作规则》,第二条“国债做市支持运用随买、随卖等工具操作。其中随买是财政部在债券二级市场买入国债,随卖是财政部在债券二级市场卖出国债。”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统计,从2017年6月至2024年5月的84个月内,财政部共进行了84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其中随买共11次,随卖共130次。自2021年10月以来均为随卖操作。

  另有资深固收分析师向财联社表示,财政部随买或随卖的国债做市支持操作,主要是调节特定债券的供求关系,意图可以是修复国债期限利差等。

  “财政部随卖国债相当于小额续发,本次操作或是为提高2年、7年等非关键期限的流动性。”

  上述“24附息国债05”首发于今年3月,票面利率1.99%。经过4月、5月的两次增发,以及5月和今日的两次随卖,当前余额3570.10亿元。从今日做市支持操作结果来看,“24附息国债05”本次随卖参考收益率1.7463%。

  图:“24附息国债05”余额变动

image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24附息国债06”同样发行于今年3月,票面利率2.28%。经过两次增发和今日的随卖后,当前余额3205.20亿元。本次随卖操作参考收益率2.1925%。

  张伟的统计显示,6月以来“24附息国债05”和“24附息国债06”日均换手率分别为1.60%、6.95%,远高于国债整体换手率的0.34%。本次随卖国债或是为了增加活跃券的供给。

  财政部随卖操作影响有限,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降

  根据财政部的安排,本次随卖券将于2024年6月21日起与同期国债合并上市交易,中标参与机构不迟于6月19日,将随卖操作款缴入财政部指定资金账户。

  近两个月以来,央行多次表态关注长期限国债收益率,且市场对央行是否会买卖国债有诸多讨论。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的随卖操作是否有任何指示意义?

  张伟认为,除2022年2月随卖合计操作量达39.2亿之外,其他月份合计随买操作量不超过20 亿元,合计随卖操作量不超过 30 亿元,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总体操作规模不大。本次随卖国债属于常规操作,对债市影响有限。

  上述资深固收分析师进一步表示,财政部的随买、随卖操作是对存量国债的回笼和增发,与央行作为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的国债买卖没有关系。

  而对于央行卖债的可能性,中邮证券固收首席梁伟超在近期研报指出,历史上央行卖出国债的操作非常少,并非公开市场债券买卖操作的主流,并且历史上的工具使用以流动性调节为主要目的,存在过主动引导价格的情况,但个例也较少。

  从今日各期限国债行情来看,财政部随卖操作没有影响,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且长端下行更多。截至14:00,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已下破2.50%关键位置至2.4890。而国债期货持续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38%至108.46,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12%至104.90,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图:今日各期限国债行情

image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东方金诚分析师瞿瑞表示,尽管央行不断提示长债风险,但在降准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市场对此反应有所钝化,同时考虑到当前基本面仍然偏弱以及欠配压力仍在,预计债市将延续偏强震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