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8 21:53:30 股吧网页版
伦铜库存单日大增近两万吨海外铜价跌至两个月低点 长期缺口暂难敌弱需求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18日电(吴郑思)前期因为供应紧张大幅上涨的铜价近期表现转弱,而近日库存的连续增加再度为铜市带来下行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伦敦市场铜库存已经升至约15.58万吨,创下六个月新高,且当天伦铜库存就激增近两万吨,增幅达14%。受此影响,18日欧洲交易时段,伦铜跌至两个月低点,COMEX期铜一度跌至4.38美元/磅下方。

  综合分析来看,尽管精矿供应不足和新需求的发展,令铜长期供需面临缺口,但即期需求表现的疲软叠加宏观面的利空压力,仍令铜价陷入对前期过热表现的修正阶段。

  国内外铜市场在借助供应端利多快速刷新历史新高之后,近一个月来持续回落。从盘面上看,自5月20日创下88940元/吨的高位之后,截至18日收盘,国内铜价已经回落了超12%;伦铜也自11000美元/吨上方回调至9600美元/吨以下。

  铜矿供应的收紧和新能源转型对铜需求的提振,使得铜市场长期面临供需缺口这一结论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芝商所(CME)执行董事、首席经济学家Erik Norland在日前评论中称,美国在2022年秋季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提出投资电动汽车充电站等举措,都需要大量使用铜,而其后欧洲启动能源转型投资计划,叠加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也都构成了对铜需求和铜价上涨的推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铜矿供应仅增长了133%,且自2014年以来,铜矿产量增长尤为缓慢,则使得铜供应不足与需求增长形成了冲突。

  澳大利亚银行麦格理集团预计,到2030年,全球铜供需缺口将扩大至160万吨。光大证券也预测,2023至2025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分别为10万吨、39万吨和64万吨,根据计算,赞比亚、智利、巴西的铜矿生产干扰事件使得2024年铜矿新增供给减少20万吨,铜供需缺口或进一步扩大。

  不过,现实的压力却令铜价开启了近一个月的回调。一方面,尽管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先后开启降息,但美联储在降息上的态度依然谨慎,尤其是6月议息会议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将年内降息次数预期从三次“砍”到了一次。尽管市场仍对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抱有期许,但美联储与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在降息上的态度差异,仍旧支撑了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强,从而给包括铜在内的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带来利空。

  另一方面,4月铜价拉涨的同时,国内外铜库存同步走高,令需求不足的隐忧逐步增强。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从2月下旬开始,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就开始逐步增加,尽管交易所之间存在差异——COMEX铜库存持续下降而沪伦交易所库存持续增加,但全球铜期货总库存截至5月末仍突破45万吨。

  在国内,截至5月31日,上期所铜库存也突破32万吨,刷新年内四年多新高。库存增加表明即期精炼铜供应并不趋紧,这也反映在现货升贴水上。数据显示,即便在在3、4月的传统需求旺季,国内电解铜现货仍对期货保持着贴水,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这往往被视为供应宽松的信号。

  而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精炼铜供应仍不紧张。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精炼铜累计产量553.7万吨,同比增8.2%。

  展望后市,市场分析认为,尽管长期缺口可能支撑铜价维持高位,但短期的利空仍将令铜价相对偏弱震荡。

  广州金控期货的观点认为,美元走强将对铜价构成压制。另外,随着全球多个矿山项目预期增产,铜矿的供应将得到改善。此外,现货购销逐渐步入淡季,需求降温也将拖低铜价重心。

  金源期货也认为,美国6月议息会议并未给出降息的前瞻性指引,年内降息预期仅维持一次左右令市场风险偏好降温,短期铜价承压;基本面来看,海外矿端供应趋紧已充分定价,国内精铜产量维持高位,下游消费边际改善推动现货重回升水区间,预计铜价短期将维持偏弱震荡。

  长江有色金属网表示,当前铜市场的支撑因素正在减弱。虽然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对铜需求有正面影响,但短期内现货消费疲软以及高库存压力对铜价形成了明显的压制。铜市场在短期内将继续处在弱势调整的格局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