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04:01:11 股吧网页版
执导《三体》,张艺谋“会全力以赴”
来源: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斯其格、黄岸

  “中国电影多元化趋势大家都看到了,但我想谈的是,现在的电影类型结构还很不合理。”日前,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抛出上述观点。他认为,动画片、科幻片等影片在整个电影票房中占的比例太低。

  这一局面或许会改变,科幻大片新作“在路上”——张艺谋导演将执导电影版《三体》,黄渤、吴磊、高叶将主演科幻冒险电影《群星闪耀时》等重磅消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影节)公布,备受瞩目。

  硬核科幻《群星闪耀时》 探索宇宙仰望星空

  17日晚,科幻冒险电影《群星闪耀时》在上影节宣布将由黄渤、吴磊、高叶领衔主演。影片导演章笛沙表示:“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很想讲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故事。这部电影有幸请到国内最顶尖的创制团队和顶尖实力演员参与,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给观众带来一场科幻盛宴。”

  《群星闪耀时》由胡晓曦、章笛沙共同创作电影剧本,是一部硬核科幻故事。影片讲述未来时空,三名中国航天员在返回地球的途中,遇到复杂情况与地面失去联系,万分危急时刻,收到了一条电子信号,而他们的命运将被这个信号里隐藏的一段神秘代码彻底改变。

  监制黄建新透露其参与影片的缘由:“我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想尝试,早年间也拍摄过科幻电影。导演给我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特别冲动。我觉得这部电影依托于科技的发展、理论的发展,对未来的诠释和展现有大量的科学依据作支撑,是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所以我决定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

  影片三位领衔主演黄渤、吴磊、高叶用视频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片中饰演角色的身份。饰演中国空间站载荷专家的黄渤在视频中表示:“我们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着探索宇宙的愿望,而这部电影正是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带领我们奔赴属于全人类的星辰大海。”饰演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吴磊称:“电影将不同时代中国人的命运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迈向浩瀚的宇宙星河。”饰演中国航天员的高叶则表示:“航天员这个角色对于我来说很有挑战也很新鲜。这是一个关于中国航天人薪火相传的故事,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和大家一起探索宇宙,仰望星空!”

  电影版《三体》 投资“原则上没有上限”

  “前几天我们公布了电影《三体》的导演之后,这个消息引起很大的反应,这让我体会到这个IP的强大,同时我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18日上午,王长田表示,《三体》电影开发最难的是如何在原著上作取舍,“所有的原著改编作品都面临类似问题。也许剧集在尊重原著方面有更大空间,但对电影来说,因为篇幅所限,取舍挺难的。对《三体》读者来说,不管我们如何取舍,都可能有人不满,所以我们准备好了承受非议”。

  如今,《三体》的电影版已经在筹备中。王长田介绍:“光线和三体宇宙联合开发《三体》电影。这部电影现在确定由张艺谋来导演,现在已经进入前期运作,处于剧本打磨阶段,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筛选导演、编剧之外的主创人员。”

  王长田透露,几年前就希望跟张艺谋导演合作这部作品,“他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人选。但当时他没有接受,他觉得这部作品太难了。如今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后,导演接受了,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我也理解,导演在这个IP的电影化创新上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他要解决原著和电影之间的平衡关系,也要解决中国和国际观众之间的口味差异。”

  书迷和影迷对电影版《三体》寄予厚望,王长田透露这部作品投资“原则上没有上限”。他表示,《三体》电影版将尊重原著、尊重导演的创新,其他都是敞开的,“希望《三体》成为一部好的电影,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对于这部作品,张艺谋导演近日在上海亮相时则回应称:“我会全力以赴,继续努力,希望不负众望。”

  《三体》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部曲,是第一部获得雨果奖的亚洲长篇小说。截至2023年,《三体》三部曲已被改编成电视剧、动画、广播剧、舞台剧、线下沉浸式体验等形态,覆盖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多语种出版和影视作品的全球发行,“三体”已逐渐成为跨代际和跨地域的文化IP。三体宇宙CEO赵骥龙在上海电影节表示,他们正在将中国优秀的科幻IP带给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影视内容作为文化产品,出海难度比实物商品要高得多,但却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这对新一代影视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赵骥龙表示,“我们将本着中国故事、全球创制的方式去呈现。”在谈及“三体”IP的全球化开发策略时,赵骥龙表示“提炼三体IP精髓、挖掘共识是基本准则”。《三体》所传达的中华文化包容性,是其能够跨越文明、跨越地域、赢得全球共鸣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期待的《三体·黑暗森林》目前正在前期开发中。

  此外,业内人士透露,由三体宇宙共同开发的、另一部刘慈欣作品改编电影《超新星纪元》也“在路上”,该片将参考《饥饿游戏》《头号玩家》,打造成一部青少年电影。

  深度探索

  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双向赋能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电影”,探索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的双向赋能。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AIGC数字化内容生成领域专家戴勃在科幻电影周开幕仪式上发表题为“勇闯AIGC与电影的‘冰川时代’”的演讲。在他看来,对“AI+”的行业和场景,既要心存敬畏,也要合力把握住这一轮AIGC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后举行的科幻电影周主题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电影,科幻新视野与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展开。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电影行业?在实际操作层面,有着《超时空要塞》等代表作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机甲设计师河森正治毫不讳言技术带来的改变:“在动画创作上,之前都是用人工手绘。现在我们可以用AI技术让它呈现很多选择,给出很多独特的设计,我们再在这个基础上作调整和修改。”同时,河森正治也认为:“我们要思索AI能够做什么,更要思考AI做不到的东西。”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认为,有些年轻的创作者的意识里已经不仅仅是把AI作为一个便捷高效的工具,而是想用它创造新形象,这是挺令人欣喜的现象。他认为,AI所带来的技术更新,很可能会催生一些全新的叙事艺术、叙事体验,而这很可能跟过去所有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对于AI的发展,导演黄建新持开放、拥抱的态度,“我们应该把AI看成是人类意识外延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立的。”

  在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环节,《异域》《麦浪》《穿越土星环》《止水》《在北方》等6个颇具改编价值的科幻文学IP现场推介,同时还推介了《群星闪耀时》《法朗索尔》《比如父子》《梦之海》《教室外面很危险》等科幻影视项目,旨在促进优秀科幻IP的转化,为科幻作家和电影人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