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2:46:40 股吧网页版
在场 | 铁路新推出“优选一等座”,跑一次京沪高铁全程是什么感觉?
来源:上观新闻

  6月15日,铁路第三季度调图启动,可以说亮点颇多。在前几日报道中,上观在场栏目的各位记者已经带大家“围观”了“长三角超级环线”8小时打卡、沪港首开动卧列车等,这回呢,轮到我带大家去体验“优选一等座”了。

“优选一等座”从6月15日起正式上线。

  稍等,什么是“优选一等座”?

  按照铁路部门的回应,“优选一等座”是近日为优化服务,针对特定列车开设的,正常情况下票价和服务都介于商务座和一等座两者之间。

  然后按照6月14日铁路发布的新闻说:日前,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研制完成,6月15日将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行,京沪高铁运营服务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据国铁集团机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通过采用轻量化、降噪等技术和设备集成、布局优化等措施,增加了二等座席位数量和总定员,大件行李存放区的空间扩大1倍。8辆编组列车定员数量增至619人,增幅约7.5%,其中二等座席增加38人;17辆编组列车定员数量增至1347人,增幅约5%,其中二等座席增加61人。

  据介绍,为了满足旅客出行多样化需求,铁路部门将17辆编组列车部分一等座席升级为优选一等座席。优选一等座席使用贝壳式电动座椅,座椅可180度旋转。

下站台时,看见崭新的列车,记者还是有点激动的。这也是这列列车的“首发”车次哦。

  于是,6月15日当天,上观记者去打卡了,为了“优选一等座”在上海和北京之间跑了一个来回,去程6小时,回程4小时20分钟,加起来的日坐火车时长,超过了去“环线跑”的老马。

  是的,来回2600多公里高铁坐下来,臀部是有点累,但体验收获是满满的,让我全部“倒”给各位。至于“优选一等座到底值不值得买”,还请各位自行解答。

12306APP页面截图,显示当时优选一等座和商务座余票都比较充足,并不抢手,这可能和休息日商务客流不高有关。

  买票过程并不困难,登录12306APP之后,只要勾选“优选一等座”进行筛选,很快就能发现京沪高铁之间哪些车次是有该席位的。一个经验:目前新增“优选一等座”的,都是运行时间较长的车次,车次号都大于100,比如记者去程选的G116次,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56分。

  车次在G30以下的,都是铁路所谓的“标杆车”,运行时间通常在4小时30分上下,沿途停站很少,目前都没有“优选一等座”上线。

检票口的显示屏上只显示G116次有16节车厢,实际是17节的超长编组。

  记者的G116是早上9点26分从上海虹桥站出发,“优选一等座”位于17车厢,也就是超长编组的一头。这时候有第一个BUG出现:显示屏上都只显示1-16车厢,对不清楚情况的旅客有误导的可能。

  上车后,记者暂时无法入座,因为车厢里已有了不少旅客,都在忙着各种拍照。看装备和年龄,记者判断出基本是铁路爱好者,新车型首发,他们自然不会缺席。这时候,车厢内有些吵,有点乱,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到第一站苏州北站就下车了。显然,大家都用最经济的成本完成打卡,下车可以发朋友圈或是小红书了。短短20多分钟的第一段路程上,记者也被动旁听了一长段后座博主的“自言自语”的录制。

  等车过了常州站之后,“优选一等座”内已变得很安静。只能选“慢”车也有好处,这车却是崭新的,当日是第一班运营,显然人也不多。是的,第二个经验:有“优选一等座”的,肯定是刚上线的新车,也肯定是17编组的。此时选择体验,至少视觉角度是很“干净”的。

“优选一等座”的间距还是令人满意的,座椅的颜值也不低。

  “优选一等座”一共有24座,在17车厢,和车头的5座商务座组成一节车厢,中间有电动门分隔。16车厢是一车的一等座,和原来的样子区别不大。“优选一等座”的价格是1300元左右,当日班次记者获得9.5折的折扣,比一等座的1000元是贵了30%。

  两者相比,多出的服务内容有:

  •   候车时可以使用车站商务座休息区,但无引导上车。

  •   全新设计的座位形式,背部类似蛋壳型包裹,每排2-2布局,前后间距拉大,私密性有所提升,座椅皮质,和东航国产大飞机C919的商务舱座椅是同款。

  •   座椅可以轻松180度旋转,任意组成一个四人座区域,方便家庭和公司团队旅客交谈互动。窗下的大桌板此时可以拉出,但在座椅同向模式下,旅客只能使用各自座椅扶手内的小桌板。

  •   上车落座后,提供免费饮料、小食、拖鞋和靠枕。餐食可扫码点餐,但不免费。

  •   每排座椅都有独立的观景玻璃窗。

实际体验中发现,“优选一等座”和观景最佳“身位”还略有距离。

  稍等,就是这独立的观景玻璃窗,成为本文的第二个BUG点:就是转头90度,其实都是“面壁”的!6排座位全是!

  那为何不能将座椅整体前移呢,这样不就真正拥有窗外的蓝天了吗?记者有些不解,随车的火车迷们也有些吐槽。但这个解决不难,因为“优选一等座”间距大,你可以转头45度“向前方看”,而且不用担心前排旅客因为遮光等问题和你起争执。

  所以虽然面壁,那就大家一起“向前看”吧。想拍照,身子向前倾就是。

座椅的不稳定,导致背部的“小支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邻座的小矿水已经侧翻。

  这个能克服,但此次体验的最大BUG来也,且不能克服:那就是这座椅的稳固性——只要人坐下,必然会一阵较大的晃动,导致后背用于置物的“小支架”剧烈震动,小矿、毛巾和零食就纷纷落地了。起初,记者以为是前排旅客用力过猛,后经过反复验证,发现无论如何轻手轻脚,后排都会受到影响。

  在列车进入山东境内后,“优选一等座”出现了3位工作人员,看服装上标着长春中车的字样。他们对座椅也在做测试研究,课题只有一个:为何这么晃?记者和他们有简单的交流,他们也做了视频记录。

  记者感到奇怪的是,车型验收出厂的时候,难道就没人去坐过一次?这个晃动非常明显,并不难发现。希望不用多时,这个问题能有解决。

扫码点餐虽然失败,但套餐的味道还是比较符合记者的口味。这份南京盐水鸭热食套餐,60元,有点小贵。

  至于记者想吃饭时,扫码失败属于是“小小BUG”了,因为热情的列车员拿着我的手机去一等座扫了码,回来让我点好餐,并嘱咐好餐车不要送错车厢。这服务态度没话说。

  旅途漫漫,记者忙于拍照和写稿,用电颇多,新列车手机信号稳定,基本不断线,充电口有USB和插座两种,速度也很快。

记者身高1米86,躺下感觉还不错。

  忙完工作,旅途还剩大约2小时,于是就选择了“躺下”模式,小眯一会。虽然“优选一等座”不能和商务座一样180平躺,但在最大后仰角度下试躺,感觉还是蛮舒服的。

别羡慕我,人少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舒坦,一人“占”四人座。记得自己把前排座椅转过来哦。

  车过最后一个经停站廊坊站,“优选一等座”突然满座了。之前全程基本都是三分之一不到的上座率,因此记者有机会体验了一把独占“四人座”的美事。因为不影响其它旅客,列车员并没有干涉。临到站前,记者赶紧将其复位。

既然是打卡,新“座驾”还是要拍张照的,发个朋友圈呗!

  突然的满座,显然也和打卡客流有关。不少北京市民就是专程来体验“优选一等座”的。前座是一对父子,我的边上也终于有了邻居,应该是三五人成群的火车迷们。

  通过交流,上观记者也了解到:6月15日上线的新车,分属于上海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正式名称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两个局配置的新车,都有“优选一等座”,但配置略有差异。

  大家若站在车头,可以找到一组编号进行识别。比如上观记者搭乘的这列是CR400BF-BS-5276,分解来说就是中国铁路CR、不超过400时速的复兴号列车,BF是制造厂商“长春中车”,B是超长17节编组,S就是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5276属于上海铁路局。

  你看明白了吗?

  G116到达北京南站后,记者考虑到时间成本,于是选择了G21返沪,全程只停南京南,所以只用了4小时20分钟就飙到了。但G21次用的车,还没有配置“优选一等座”,还是之前用的智能动车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车厢内不免有些污渍。

  最后回到价格上。上观记者个人的结论是:请综合考虑价格、时间、空间和服务。试举例:如何你对时间不敏感,比较强调有个人空间,那推荐你尝试新的“优选一等座”。如果你对价格很敏感,对时间也很敏感,那请去坐飞机,因为现在京沪的打折机票很多。

  好了,若你已经体验“优选一等座”,欢迎分享感受和建议吧。

  其实到此,上观记者才发现了又一个“要命”问题:“优选一等座”能报销吗?我也许要去和单位财务好好谈谈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