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5:17:40 股吧网页版
新华鲜报丨5周年!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来源:新华社

  科创板,资本市场不断改革、拥抱创新的“试验田”。

  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这标志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将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打开新空间。

  2018年,黄浦江畔,“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宣告,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全新板块。经过5年多的努力,这片“试验田”孕育科创“繁花”。

  科创板改革旨在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

  设置多元化上市条件,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截至今年4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571家,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形成产业集群。

  面对新的改革发展机遇,回望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5年来的“成绩单”,这片“试验田”逐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聚集地,与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契合。

228242737848463361.jpg

  “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多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证监会主席吴清在19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吴清介绍,证监会推出“科创板八条”,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面对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的产业变革必须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还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都离不开资本市场更加顺应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工具、产品和服务。

  这给科创板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新生事物,科创板的发展也还存在“成长中的烦恼”。比如,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还不够精准有效、力度也有待加强;新股发行定价、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基础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还不足等。

  市场各方期待,科创板在开板五周年的节点上深化改革,能够进一步激活资本市场能量,更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让更多金融资源有效助力中国科技创新乘风破浪。

  注册制走深走实需要持续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这次科创板改革再出发,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这为下一步注册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5年前,注册制改革就是从科创板试点起步,形成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相衔接的注册制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规则,并逐步复制推广到其他市场板块。

228242742797742081.jpg

  科创板自设立之初就承担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度“试验田”的重要使命。本次科创板改革的深化,“试验田”先行先试的特点依旧明显。

  无论是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还是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科创板对于注册制改革的探索持续向前推进。

  要看到的是,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开创性、敏感性、复杂性较强,需要持续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科创板上对相关制度规则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推向其他板块。这样的路径安排更有利于改革平稳实施,风险也相对可控。

  科创板改革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出台后,证监会密集出台了若干配套制度规则,涉及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强退市监管等诸多方面。这些制度规则与意见本身逐步形成了“1+N”政策体系。

  随着本次科创板改革的深化,“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传递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科创板八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广泛听取科创板上市公司、行业机构、投资者、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科创板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观察“科创板八条”的改革举措不难发现,在努力提升制度包容性、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得到了重点关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