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7:54:00 股吧网页版
钮文新:让A股市场更加阳光——要把强监管、防风险落到实处
来源:经济网

  近日,人们注意到中国证监会所属部门的一篇文章,题为“以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总体看,文章反响比较积极。广大投资者确实热切期盼监管者能够知行合一,从善如流,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冲破利益藩篱,取缔一切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体制机制,让A股市场更加阳光。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秉持金融报国理念,加快建设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金融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为金融功能发挥和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从资本市场看,我国股市投资者有2.2亿,基金投资者超过7亿,市场运行事关上亿家庭、工商百业。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我们必须厚植金融为民情怀,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各环节、全流程,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不断增强广大投资者的安全感、获得感。

  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股、债、期、汇市联动共振增强,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跨市场风险传导压力加大。同时,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风险“水落石出”,金融风险容易藏在细节、藏在暗处、藏在边际变化里。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压实风险防控责任,以强监管、防风险增强金融自身免疫力,有效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

  强监管、防风险,就必须针对那些“背道而驰的市场机制”,有力、有效地予以坚决处置。证监会不仅担负着市场监管职责,而且担负着市场建设职责,期望证监会“双管齐下”,在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同时,下大力气纠偏,对一切背离公平交易原则的行为说“不”,充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就目前看,转融通做空以及量化交易,是被散户投资者诟病最多的交易机制,尽管证监会很快拿出了监管条例,但总体看,中小投资者还不够满意。这些股票交易机制违背市场公平,不该在“规范”名义下被合法化,该取缔就得取缔。

  比如转融通做空机制。许多投资者质疑:为什么上市公司愿意自己做空自己?除了大股东希望“变相减持”的猫腻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难道是大股东不看好自己的公司?烂公司这样做也就罢了,一些好端端的公司为什么也这样做?

  再比如高频量化交易。为了维护高频交易所带来的超短期流动性,结果吓跑了散户投资者带给市场的长期资本流动性,这是严重的恶性循环,还可能是A股市场易跌难涨的根本原因。A股市场改革必须知行合一、技配其道,既然我们知道中国资本市场有2.2亿散户投资者和7亿基金投资者,就绝不能允许高频交易把这些投资者当成待宰羔羊。

  怎么办?我们热望所有金融部门能够密切配合,协力而行。比如,证监会要不断收紧高频交易的生存空间,同时,中央银行负责大力强化中国金融市场中的“资本流动性”。金融管理层必须充分意识到:“资本流动性”是“耐心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资本流动性”的认识不到位,依然把社保、养老、保险以及公募基金等“可投资资本”,与资本市场必须的“资本流动性”混为一谈 ,那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